"搬"出来的幸福!湖北完成89万人易地扶贫搬迁

2019-02-24 09:18   湖北日报   全媒记者田悦、通讯员宋文、刘亚丽

“搬”出来的幸福

——我省完成89万人易地扶贫搬迁

图为:2018年10月15日,无人机拍摄宣恩县沙道沟镇松坪安置点。该安置点与沙道沟集镇共享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院内,68岁的龙明礼乐呵呵地张罗着,正在炒菜的老伴向光菊前几天就一直忙碌个不停。

老龙夫妇原住大山里面,到乡镇要走十几里路。“这山连那山,抬头一线天,对面看得见,走路要半天。”道路的艰难险僻,让他们贫困多年。

图为:2018年11月29日,龙明礼和向光菊在老家门前合影。

2018年末,新建在野椒园生态文化旅游区的“侗族大院”,把龙明礼等40多户贫困人家从深山里迁移出来,并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大家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在此之前,不少贫困户还是有顾虑的,毕竟,故土难离。椒园镇石家沟村64岁的张碧生,虽然破木房早成危房,可他就是不搬。“您到安置小区看一看,问一问住那儿的人,再决定行不?”镇、村干部多次上门。

图为:2018年11月29日,龙明礼和向光菊布置新家。他们所在的晓关侗族乡野椒园侗族大院新房,全部由实木建成。

图为:2018年11月29日,龙明礼和向光菊在新家门口。新的生活开始了。

张碧生趁着赶集去瞧了瞧。当他看到小区繁花似锦、楼房宽敞明亮,新居水电已通,每户还分有菜地,顿时改了主意:“政府把最好的地方给我们住,当然要搬!”

这几年,宣恩易地扶贫搬迁9631户33945人。居住在环境恶劣、资源匮乏、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人家,住进了靠近城区、集镇、景区、园区和中心村的69个安置点。这些安置点全部具备搬迁入住条件,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同步完工。每个安置小区有一个社区服务中心、一个就业创业空间、一个标准卫生室、一个文化广场、一个便民超市、一户一块菜地,确保贫困户在新家开启新生活。

图为:2018年9月8日至12日,宣恩县沙道沟镇松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500户农民通过抽签方式获得安置房。

图为:2018年4月20日,宣恩县高罗镇,廊桥上远眺黄家河易地扶贫安置点。该县把当地特色建筑、生活习俗等文化元素引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力争实现扶贫、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

去年8月30日,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通报,宣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主体完工率排名全省第一。

从农村搬进社区,农民变工人。在甘溪村易迁小区的扶贫微工厂里,42岁的易迁户彭泽真端坐在工作台前,麻利地组装电子零件。“每天可以组装400个左右,一个月下来有3000多元。”他说。

除了电子器件微工厂,还有服装加工车间。易迁户龙江元最近忙得不可开交,因为服装订单太多,他经常加班。

图为:2018年4月20日,宣恩县万寨乡伍家台村新建好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如今,设在安置小区的微工厂,宣恩有136个,2725名搬迁群众就近就业。伍家台4A级景区核心区内,20个村的125户受安置贫困人家,就在自家楼下的茶叶微工厂干活。“有了产业保障,才能长效脱贫。”县扶贫办副主任方应鹏说,“我们通过以奖代补、资金入股、资产折股等举措,与企业联姻办扶贫微工厂、与景区联手做旅游服务、与社区联合开服务公司,努力实现产业管长远的目标。”“我县易地搬迁紧紧围绕‘结合新型城镇化’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充分体现了开发式扶贫的综合成效,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县长习覃说。

宣恩,只是我省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缩影。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全省各地成立集中统一的搬迁工作指挥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按图销号,建立常态化的现场拉练机制,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全省现场推进会。

图为:2019年1月29日,宣恩县珠山镇七里桥村易地扶贫安置点村民喜吃新年“百家宴”。

上月,省两会传来消息,2018年湖北基本完成全省32万户89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实现105.5万人脱贫、963个贫困村出列、17个贫困县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4%,取得湖北减贫史上最好成绩。“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正是全省上下全力以赴,才最终打赢这场攻坚战。省易迁办相关负责人称,今后工作重心将及时调整到后续帮扶和稳定脱贫上来,加强对搬迁群众的产业和就业帮扶,有条件的集中安置点要配套建设相应的脱贫产业,根据搬迁户的实际情况、个人意愿,逐户制定后续发展支持政策,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

责任编辑:谢珊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670/201902/b462ccd167c3062e9ec9425521bf4276.jpe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