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进行时
天气转好了,乡亲们要开始忙着春耕生产了。这段时间,《垄上行》联合湖北省全国劳模高广金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室,调查走访了武汉,襄阳、天门等多个地方,看看那里的春耕生产情况。
水稻种植效益下滑
襄阳市襄州区肖其亮:
湖北省劳模,从2010年开始,他在襄阳市襄州区峪山镇,以六百五十块钱一亩的土地流转费,流转了三千多亩土地种植水稻。
今年的春耕生产,肖其亮的第一个决定就是减少土地流转面积。
襄阳市襄州区峪山镇肖其亮说:“地每年都在亏损,确实有点承担不起了,今年我打算减个一两千亩,只种一半。”
肖其亮跟乡亲们签订了三十年的土地流转合同,现在合同还没有到期,但是最近几年,种植水稻效益下滑,他也是不得已才决定和乡亲们协商,减少土地流转面积。
他自己也算了帐,种水稻的话,一亩地的成本在六七百块钱,而一亩地的产量只能搞几百斤,毛收入一千多块钱左右,那么一亩地的纯收入只有两百块钱,如果把人工加进去,那几乎没赚什么钱!要是算上土地流转费,肖其亮的压力就更大了。
今年,他除了减少土地承包面积之外,接下来,他还希望乡亲们能够考虑他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减少土地流转费。
武汉市黄陂区
跟肖其亮一样,武汉市黄陂区李卓秀大姐也是水稻种植大户,去年种植的八百亩水稻不仅没让她赚到钱,反而亏了二十多万!!
李卓秀说,去年由于天气原因,水稻出现了减产的情况,这才亏了不少。而在武汉市黄陂区,像李卓秀这样以水稻、小麦为主要作物的合作社还有上百家,目前都面临着生产成本收不回来的情况。
天门市
同样,这种情况也出现在了天门市。
当地的华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了八万多亩土地种植水稻,是全国最知名的合作社之一,理事长吴华平说,最近几年,合作社在经营上也遇到了不小的挑战,由于合作社在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目前种植效益降低了不少。
目前,吴华平还在努力维持合作社的现状,但是他说,天门市不少水稻种植大户已经在逐渐调整水稻种植规模了。有想稳定发展的,就不断地减小种植面积。
如何保证粮食安全?
水稻是我省最主要的大田作物,种植面积在3200万亩左右,粮食安全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如何在传统水稻种植效益下滑的前提下,增加水稻种植的收益,又保障粮食安全呢?
武汉市黄陂区某合作社理事长李卓秀:“2016年能够搞二十万!”
在调查中,李卓秀说,第一次水稻效益下滑是在三年前,之后几年里,效益也在呈下降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华丰农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华平分析出了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水稻生产成本逐年增加
2018年,原材料、能源价格的上涨推动农药、农机作业成本上涨,再加上环境生态成本逐步显现,导致种植一亩水稻的成本比往年增加了近七十块钱,这对于动辄上千亩的种田大户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二、水稻收购价下调
粮食最低收购每年都在有所变化,水稻的话今年又在下调。据了解,传统水稻的销售途径有两种,一是政府政策性的托市收购,二是以米厂为主的市场收购。随着托市收购价格的下调,导致不少把粮食卖给粮库的种田大户效益下降,面对这种情况,调整传统水稻种植结构势在必行。
那么,到底要怎么调?
在我们的调查中,不少地方已经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开始对水稻种植结构进行调整了。今年,襄阳市襄州区的龙王镇就通过和公司合作,把传统水稻田改为了虾稻共作田。
通过虾稻共作模式,既能保证粮食的产量,又能显著增加种田的收益。效益上比传统的种植模式能增加不少收入。
除了打造小龙虾产品之外,龙王镇还准备在虾稻上做文章,目前一家专门加工生产虾稻米的工厂也正在建设当中。
和龙王镇一样,今年天门市九真镇也在虾稻产业上进行了探索。九真镇镇长沈超计划将整个镇打造成一个农业产业园。
九真镇希望未来能够以虾稻产业为依托,借住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发展旅游产业。
目前,当地政府也是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虾稻产业的发展。
可以看得出,在传统水稻种植效益下滑的情况下,还是有不少乡亲通过转变水稻种植模式,反而逆势增加了效益。
在这次春耕生产情况调查中,发现了不少地方还是靠种植水稻来提质增效,他们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呢?
敬请关注明天的《垄上行》公众微信号.....
责任编辑:谢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