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记者从宜昌市召开的长江渔业资源保护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 2018年农业部发布的长江江豚科学考察报告表明,宜昌江段长江江豚种群从2-3头增长到17头以上,“至喜桥上看江豚”的场景被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是宜昌长江生态保护的可喜成效。
长江流经宜昌237公里,在这里生活的鱼类有中华鲟、长江鲟、江豚、胭脂鱼国家一二级保护性水生野生动物,还有江团、铜鱼、长薄鳅等重要珍稀鱼类和“四大家鱼”为代表的经济鱼类,分布有多处鱼类繁殖场。三峡大坝、葛洲坝的修建影响到长江上中游鱼类洄游迁徙,坝下水域渔业资源量明显高于长江平均资源量,宜昌的渔业资源保护工作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宜昌各级农业(渔业)部门扎实开展科普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渔业资源保护氛围,从2000年农业部在宜昌举行长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启动仪式以来,长江宜昌段每年都会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从起初每年100万尾逐步发展到每年1000万尾以上,2019年的增殖放流计划达到6000万尾。 同时,宜昌各级农业(渔业)部门以中华鲟监测救治中心为依托,十余年来累计救护受伤野生中华鲟8尾,处置死亡野生中华鲟2尾,救护人工放流中华鲟24尾,救护长江鲟4尾、野生胭脂鱼35尾,大鲵(娃娃鱼)12尾,鳄鱼8头。目前中华鲟保护区共蓄养中华鲟子一代、子二代100余尾,最大个体达到200余斤。目前全市四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已全面禁止捕捞,其中长江宜昌中华鲟保护区城区221条渔船中签订退捕协议220条,征收上岸220条。
2019年度,宜昌市农业农村局将根据长江渔业资源保护的新要求,对可能伤害长江珍稀大型鱼类的垂钓渔具、垂钓方式、水域范围推动地方立法,做到依法护渔。
来源:长江云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邓斌 宜昌台 陈灿 通讯员 方素珍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