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瘟病成姜农一大心病,防患于未然才是硬道理

2019-04-22 10:19  

懂农业 爱农村 爱农民

姜瘟病又称腐烂病或青枯病,通常6月开始发病,8-9月高温季节发病严重。姜瘟病主要危害根部及姜块,大多在近地面的茎基部和地下根茎上半部先发病。病部初为水渍状,黄褐色,内部逐渐软化腐烂,仅留外皮。腐烂组织内有污白色粘稠汁液,味臭。

茎部染病,呈暗紫色,后变黄褐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在腐烂过程中,由于根茎失去吸收水分的机能,茎上端叶片及收叶出现变黄症状,严重时,叶片萎蔫卷曲,叶色由黄变为枯褐色,最后茎叶枯死。

姜瘟病为细菌性病害,该菌在姜块内或土壤中越冬,带菌姜种是主要的侵染源,栽种后成为中心病株,靠地面流水、地下害虫传播,病菌需借助伤口侵入。

大姜姜瘟病发病后一般减产20%~30%,重者达60%~80%,甚至失收。以下为姜瘟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仅供学员参考。

姜瘟病发病原因  

姜种带菌传病:

该原因主要病原菌侵染源为带病种姜的病菌,土、肥、水都不带菌,且姜种为上年零星发病地的留种,用福尔马林浸种消毒,防效达到90%以上。试验表明,新姜区严格控制姜种带菌极其重要。

带菌的田块发病重:

姜瘟病病茬地及周边地块为病茬地,且大姜连作,造成姜瘟病发生早,危害重,发病率均在50%以上。头年一块地发过病,还影响到当年周围多块地发病。

尤其是大多数重病田块的病残株、病株、腐烂姜块扔到田埂及周围田沟,随着雨水病菌流入周围及低下的田块,造成了下年病害重发。由此可见,老姜区土壤中病菌及病残体是重要的侵染源之一。

由肥料和灌溉水传病:

由受病残体污染过的肥料,如沤肥及不经发酵的堆肥、未经腐熟的人畜粪肥等有机肥都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发病。上游高地块发病,病水直接流入下游低地块导致发病,还会导致病害迅速加快蔓延。

经过调查发现病田中病菌可随流水而扩散蔓延,漫灌、串灌是加速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在田间有零星病株时,往往在灌溉后出现成块的病株,这是病菌顺水传播再侵染的结果。

因此,姜田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后,宜采用浅水沟灌或浇灌,切忌漫灌、串灌。同时用无病菌干净水,如井水、河水等。

由温度影响:

影响姜瘟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因子除病原菌致病外,还有温度、湿度和降雨。姜瘟病病原菌的最适温度为28~30℃,根据田间观察:发病温度为日平均气温在20~30℃以上,最适发病温度为28~35℃。

姜瘟病发病初期在6月下旬~7月上旬,盛发期在7月下旬~9月上旬,9月中下旬病情渐止。

温度的高低,能直接影响病害流行速度,温度高加大病菌繁殖系数,缩短潜伏期,增加再侵染次数。从系统调查表明,气温20~25℃从发病到植株枯死需15~18天,气温35℃以上从发病到枯死需6~8天。

由降雨及湿度影响:

降雨会直接影响姜瘟病的发生及流行速度。据气象资料与田间实际发病情况综合分析:5月上旬~9月下旬,大姜整个生长期日平均气温均在20℃以上,基本符合了病害对温度的要求。那么病害发生迟早则主要取决于6~7月的降雨量和降雨与晴天日数的比;发病的程度则主要取决于发病初期的降雨量及发病盛期的温湿条件。

由大姜品种引起:

通过品比试验表明,各品种对姜瘟病抗性差异不明显。各地品种均零星发病且无明显差异,品种间抗病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它因素引起的发病:

如田间地下害虫多,对根茎损害且造成虫伤口,有利病菌侵入,也有加重病害的趋势。

还有姜农有剥老姜的习惯,这样就增多机械伤口,有利病菌的侵染。经调查结果表明,剥老姜早发病7~10天,发病率为46.7%,不剥老姜发病率为21.5%,剥老姜比不剥老姜的地块发病重。

姜瘟病防治方法  

无病地留种并要精选健种,单收单藏,贮窖及时消毒。

建立无菌留种基地,繁育无菌姜种,单收单藏,单阁贮存,贮姜则用40%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处理。选留无病姜种,每年9月下旬,进行田间观察,选择绝对无病菌感染,包括周围和上游的高地势地段也未出现病株的田块作为留种地。

轮作换茬:

轮作换茬是解决土壤带菌的重要措施之一。轮作必须4年以上,以水旱轮作方式效果较好,前茬以新茬地或水稻田为宜,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偏酸性土壤撒生石灰100~150kg/667平方米,或用50%敌克松10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并要增施磷钾肥,生长前期进行遮荫。

姜种消毒:

在对大姜播种前用福尔马林溶液进行姜种消毒,在无病菌田块中,防效可以在80%以上。因此,采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泡30min,再闷种3~6h(小时)。

用净水浇水、施用无污染肥料:

浇灌未被病菌污染的井水、山间泉水、河流水,不用有病田流过的田沟水。出现中心病株后,杜绝大水漫灌、串灌,以喷灌、浅水沟灌或泼浇为好。施净肥仍是防病的重要措施,姜田施用的有机肥必须得到充分腐熟,以堆放沤制高温杀菌再使用。可使用漂白粉进行肥水消毒。

基肥中要增施磷钾肥,可使大姜增强抗性。冬季要深翻土壤,进行土壤冻垡熟化,且以生压熟等措施均有减轻病害的作用。

及时铲除姜瘟病株:

挖除中心病株能有效控制病害蔓延,减轻危害。关键要及时、彻底、完全、干净的铲除。挖除中心病株,包括邻近的健株也要一并挖除,带出田外,深埋处理。同时,病穴内施5%漂白粉或新鲜生石灰,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4000倍液淋灌。

注意预防:

6月下旬~7月初进入高温高湿多雨季节,姜瘟病进入发病期,有可能暴发成灾,要经常到田间观察,一旦发现零星发病,发病初期实施全田用药。

经实践及试验证明:一般均温达24℃左右时,病害开始流行,当气温在26-31℃,具有充足的水量,形成田间积水时,病害迅速发展蔓延。高温多湿,时晴时雨的天气,特别是土温变化剧烈利于本病发生流行。此外,降雨量的多少和降雨的早晚也有关系。6—7月间,如果在10—12天内,降雨量达到100毫米左右,田间即可出现病株,大雨过后1周左右,田间即出1次发病高峰。植地连作、低洼、土质粘重、无覆盖物、偏施N肥的发病率高;中心病株出现早,病菌再次侵染的次数多,病害发生也重。

【来源】昌乐职业农民培训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加入垄上蔬菜圈,获取更多蔬菜资讯!

↓ ↓ ↓

垄上娃娃菜微信号:17343206025

(请转发到微信再打开扫描二维码)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670/201904/3763dcc71bda7f00d468371bee361a4e.jpe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