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丨十里荷花分外香 洪湖再现浪打浪

2019-05-15 09:21  

水中生长着丰茂的水草

极目疑无岸,扁舟去渺然!

洪湖,是中国知名湖泊,“千湖之省”湖北省第一大湖,位于长江中游北岸,与洞庭湖隔江呼应,地跨洪湖市和监利县的12个乡镇。年平均水深1.35m,入湖水量19.6亿m,有效调蓄库容10.7亿m,是江汉平原重要的调蓄湖泊,因生物多样性丰富,被称为“湿地物种基因库”“中南之肾”。2014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大湖水域及湖周滩地、沼泽等组成,总面积414.12km。

“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洪湖水产资源丰富,鸟类繁多。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渔民,成为了落户在洪湖的水上人家,各种捕捞技术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方式。短短数十年,洪湖放眼望去,已是星罗棋布的围网,资源的过度利用大大超过了洪湖的承载能力,破坏了洪湖生态环境,缠住了生态前进的步伐,使得洪湖咽喉如扼,喘息维艰,难复平静,昔日的一湖美景不复存在。

2015年6月,省林业厅和荆州市向湖北省政府联合上报了《关于加快推进洪湖拆围与渔民上岸工作的请示》,2015年11月16日,湖北省政府召开“推进洪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专题协调会”,就此开始了突围之路。2016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修复长江生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绿色发展理念,作为长江流域的一部分,洪湖自然列于这份保护名单之上。2016年11月至2017年元月,在习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充分做好湖区稳定工作的前提下,洪湖仅用70天时间,完成了全部围网拆除计划,共拆围18.7万亩,洪湖暂时得以喘息。但生态修复之路依就遥远,必须抓住拆围成果,继续迎难而上。在圆满完成拆围任务之后,荆州市委、市政府敢于担当、自加压力,2017年5月提出退垸还湖的设想,并组织前期调查摸底。10月形成调查报告。11月,湖北省新农办下发《湖北省五大湖泊开展退垸(田、渔)还湖实施方案》,将洪湖列为试点单位,要求利用3-5年时间,完成退垸还湖工作。12月,荆州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具体工作,着手筹集资金和编制总体规划。

2018年5月11日和5月16日,省长王晓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长、洪湖省级湖长尔肯江分别调研、巡查洪湖,对洪湖退垸还湖工作提出明确要求。7月,万勇副省长主持召开“推进洪湖生态文明建设现场会”,为治理洪湖生态迈向历史性的一步。会议认为,洪湖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既要治标,又要治本;既要治理洪湖,有要治理四湖流域;既要拆除围网养殖,又要退垸还湖;各有关地方、部门要充分认识保护洪湖的重要意义,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按照标本兼治,治本为主;水岸同治,上下联动;以人为本,安居乐业的总体思路,保护湖泊湿地,修复生态系统,提升防洪标注,完善灌溉体系,发展绿色产业,实现水清、岸绿、民富的总体目标,向中央和人民群众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会议明确了省直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洪湖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为洪湖生态文明建设献计出力,积极争取中央部委项目、资金及政策上的支持。在2018——2020年期间,各省直有关部门:省农委办(省委财经办)、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保护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和湖泊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省移民局分别落实好各支持事项。各相关部门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2018——2020年预计向上争取资金超过31亿元。

会议要求,治理保护洪湖必须强化责任、深化考核建立“省督导支持、市组织实施、县推进落实”的工作责任体系,荆州市政府要承担起洪湖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统筹四湖流域治理,划定锁定洪湖蓝线、绿线,实施洪湖生态治理项目。洪湖市和监利县政府要落实好属地管理责任,再渔民住房安置、就业创业、子女入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切实承担起具体责任。

洪湖实施退垸还湖(还湿)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改善民生的需要;是构建生物栖息地的需要;是恢复自然湖泊湖滨带,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需要;是增加湖泊调蓄能力及防洪功能的需要;是改善水环境,全面恢复洪湖生态的需要;是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需要;是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更是新时代的需要。

洪湖退垸还湖(还湿)是国内首例湖泊治理和移民搬迁面积达20万亩生态修复工程,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落实,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空前支持下,各地方、部门的齐力协作下,2018年10月,荆州市政府召开动员会,下达当年任务计划,正式启动洪湖退垸还湖(还湿)工作。

专业大型设备在打捞水葫芦

为稳步推进,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统一思想,制定工作目标。为恢复洪湖原貌制定形态目标,对洪湖约19.99万亩围垸实行永久退垸,退垸后增加水域面积134.95km,使洪湖湖面面积恢复到392.78km。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防洪目标,退垸后,保证洪湖在不向围堤外分洪的条件下,安全防御1996年型洪水(约35年一遇)。为落实修复洪湖制定生态目标,水质稳定保持地表水Ⅲ类标准,构建具有防洪、生态、水质保障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湖滨带,入湖河口浅滩湿地,保持湖滨带的蜿蜒性、连续性,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足够的空间和场所。

全面调查,核实各项数据。经实地勘测,确认洪湖479个围垸,保留监利县王小垸、洪湖市洪狮大垸,共计21.33km2,退垸面积为199887亩,初步核实围垸群众3542户,14896人。退出围垸、圩埂长度,围垸土方工程量、移民涉及洪湖市和监利县乡(镇、街道办),村民委,各类房屋,四级公路,汽车便道,机耕路,电力线路,引水干渠等一系列数据。

建立体系,强化工作成效。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委常委、统战部长、洪湖省级湖长尔肯江·吐拉洪的指示下,进一步明确了洪湖治理责任。荆州市构建了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洪湖管护责任体系,全面实施由1名市级湖长、2名县级湖长、13名乡镇湖长组成的市县乡3级湖长制。同时,明确64名村干部组成村级联络员队伍、300名精准扶贫对象组成生态公益巡护员,形成洪湖治理责任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由市县乡3级湖长、2级地方政府、11个市直部门组成的洪湖湖长制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共商制度措施、共享动态信息、联合督察考核、协调开展行动。

为抓好落实,全面开展洪湖退垸还湖

核定任务,制定方案,荆州市政府2018年9月通过洪湖退垸还湖(还湿)工作方案,迅速下发到县市,提前做好开展工作的准备,10月召开市县乡村4级洪湖负责人动员会,提出了明确要求,下达4.25万亩的年度工作计划。

组建专班,层层发动。洪湖市、监利县分别召开了动员会,成立工作专班。由行政负责人为组长,工作专班涵盖13个职能部门和有退垸任务的12个乡镇,沿湖乡镇也相应成立工作专班,乡镇区办行政负责人任组长。

加强宣传,全面动员。荆州市印制退垸公告下发到县市,由县市分发至乡镇、村场和退垸群众家中。为做好宣传发动,两县市分别召开专题会议、乡镇动员会、村级干部会、养殖户会,张贴宣传标语、张贴、发放公告1300份。并签订了责任状,各部门、乡镇责任人入户走访开展宣传工作。

签订协议,启动退出。与湖区渔民积极宣传政策,以典型为代表,率先签订退垸还湖协议,启动退垸施工,带动了周边沿湖区域展开工作。针对情况负责区域,行政负责人亲自上阵,攻克难点。截至目前,退垸协议签订率达到99%。三方评估,核准财产。聘请第三方测绘公司,进一步核实拆除面积,设标立界,现场测量核准工作基本完成。同时按照政府采购程序,招聘第三方评估公司,开展群众资产评估工作。

去功能化,破口通湖。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渔民签订协议,退垸围垸,在围垸起捕完后,与湖区连接的一边围埂要打开直径20米的开口,深度要低于湖区最低水位,保证与洪湖直接连通,截至2019年1月31日,2018年度退垸任务超前完成共计5.08万亩。

开展春季专项整治行动

为巩固成果,继续加大洪湖生态治理

开展固废清理。在全部拆除洪湖18.7万亩围网情况下,开展清障行动。2017年下半年开始,对洪湖保护区482.9万根断桩、357.8万米乱网、398条沉船等进行清理。努力还原“洪湖水、浪打浪”美景,实现“拆彻底、清干净”的目标。离湖安置渔民。按照“一套住房、一个工作、一份保障”的要求,安置拆围渔民3512户,12295人。解决安置住房1462套,发放过渡期生活补助970.3万元,收购渔民座船1559艘,开展技能培训19期,推荐就业2639人次,对年满60岁渔民发放生活补助,渔民告别“靠湖吃湖”生活方式,实现了“上的来、稳的住、不反弹”的目标。

防控外来物种。根据中科院测地所专家团队的监测,2017年7月洪湖水葫芦面积达2万亩,鲜重达12万吨,且以每天近450亩速度增长。湖北洪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争取专项资金后,进行水葫芦、水花生有害物种的打捞防治,年打捞量不低于5万吨。

持续增殖放流。增殖放流是恢复鱼类资源,增加生物多样性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洪湖保护区争取三峡工程后期扶持资金,进行大规模的增殖放流活动。仅2017年放流4.2万公斤,3900万尾大规格鱼种。根据中科院水生所鱼类专项监测结果,拟主要投放滤食性、肉食性鱼类为主。

实施全面禁捕。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我省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工作的通知》(鄂政办电〔2017〕116号)规定,荆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从2018年7月15日起,对洪湖保护区实施全面禁捕。一是加大巡护值守力度。在湖区内设置4个值守点,实现24小时全天候的蹲守。二是开展综合执法。加大对破坏湿地资源的打击力度。三是行刑对接。地方检察院在保护区设立了检察室,对涉刑案件,第一时间介入、指导。仅2018年就立案25起,追究刑责29人。通过严格执法,大大减少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

坚持科学治理。一是加强科学监测。洪湖保护局与中国科学院测地所常年签订科学支撑协议,共同对洪湖水质、水生动植物等进行科学监测。形成年度监测报告,记录水生植动被分布、演替规律,分析水质时空变化原因,为修复洪湖生态提供科学依据。二是落实生态环保部《关于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的通知》精神,荆州市政府牵头,组织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专家,正在编制《洪湖水质提升综合治理方案》。三是省林业厅牵头,正在组织中科院水生所专家团队,编制《洪湖生态治理总体规划》。

快速出击打击违法行为

成效显著,洪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天然湿地面积增大。截至2018年底,通过拆围与退垸,增加天然湿地面积23.8万亩,扩大天然湿地面积近50%。为动植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水生植被盖度增加。通过离湖安置渔民,减少人类活动与干忧,水生植被盖度明显增加,仅挺水植物荷花就恢复近8万亩的面积。其他沉水植物盖度占到总面积的20%以上。

鸟类数量明显增多。鸟类是湿地生态系统状况的指示物种。随着洪湖生态环境的好转,洪湖鸟类数量明显增多。以须浮鸥、水雉为代表的夏候鸟数量超过3万只;以红嘴鸥、雁鸭类为代表的冬候鸟超过10万只;以夜鹭为代表留鸟数量近万只。洪湖再次呈现鹤汀凫渚,雁阵排空的胜景。

珍稀物种再次重现。洪湖再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和粗梗水蕨。小天鹅、紫水鸡、青头潜鸭、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也重返洪湖,其中小天鹅数量多达1300多只,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数量之最。

从围到拆,从乱到治,从洪湖经历了风风雨雨的40年,这一路走来,路途坎坷。但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下,各级地方政府的鼎力协作下,洪湖终于迎来了蝶变新生。它怀抱着山水林田湖的生态梦想,积蓄着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动力,滋养着百万人的衣食之需,需要自由畅快的呼吸,需要科学可持续的发展,去完成面向新时代的跨越,去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新时代,生态优美、绿色发展的主旋律正唱得昂扬,洪湖生态也正在从失衡的天平向好摆动,重现了“浪打浪”的生态美景,犹如那首曲儿“四处野鸭和菱藕啊,秋收满畈稻谷香,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

来源:云上荆州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670/201905/862157f6474c87c4cd83aca09efec43a.jpe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