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孝感市孝南区农业农村局的汤俭民育种工作室,4间仓库里保存着数万种各类农作物种子,保存年限最长的已超过30年。“这都是他的命根子。”副局长徐波说。
黝黑的皮肤,干瘪的身材,粗糙的双手,再配上深蓝色的工作服、沾满尘土的黑皮鞋。从仓库里钻出来,汤俭民握着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的手说:“我这辈子,就是一个农民。”
孤独,方知成果不易
1958年,汤俭民出生在孝感市孝昌县周巷镇叶山村。1978年,他如愿考进原孝感农校。毕业后,分配到原孝感县农科所工作。在前辈指导和支持下,汤俭民扛起水稻育种的重任。
“做农业,要熬得住孤独。”这是前辈给他的忠告。
“我们的育种基地在海南陵水,每年秋季收集种苗,然后带到海南种植。”汤俭民说。
上世纪80年代,交通闭塞,从孝感折腾到海南陵水,需要汽车、火车、轮渡多次换乘,最快也要四天四夜。那时的陵水,人迹罕至,他住的房子是用椰树搭起的棚子。因为水土不服,他多次感染疾病,落下一身毛病。
39年来,汤俭民每年有300多天泡在稻田里,有近30个春节是在海南陵水的稻田里度过。
因为育种,他与妻子的婚事推迟了4次;因为育种,儿子出生时不能陪在身边,惹得岳父母大发雷霆;因为育种,他无暇顾及儿子高考,鄂晚17成功了,儿子落榜了;因为育种,2009年父亲去世时,他来不及见最后一面……
从1980年开始培育种苗,到1999年首个“鄂晚11”水稻新品种正式问世,汤俭民将人生中最华美的19年,都献给了寸寸田埂、株株秧苗。
在上世纪80年代,云南是国内最大的外调粮省份之一。一次,汤俭民到云南出差,看到一家粮站的大门口写道:“好消息!今日无鄂米!”在当地人眼中,湖北大米不仅无法与东北大米相比,连江西、湖南的大米都不如。
堂堂鱼米之乡,口碑竟然如此之差!汤俭民觉得脸上发烫。
多少个艳阳高照的正午,他蹲在田里给水稻授粉;多少个暴雨倾盆的时刻,他钻进雨雾记录秧苗的各项数据。
1999年,由他培育的鄂晚11水稻新品种在全省推广。2004年,鄂晚15水稻新品种问世,被评为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在全省推广种植。
进入21世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汤俭民也将奋斗目标由“高产”转向“高质”。2007年开始,鄂晚17、晚粳505、广两优香66等19个香稻品种先后问世,其中广两优香66于2012年通过国家审定。
截至2018年底,汤俭民培育的水稻品种在我省累计应用2000余万亩,为农民增收30余亿元。
坚守,方知情怀难舍
2018年12月,汤俭民退休了。可作为高级农艺师,孝南区农业农村局返聘他发挥余热。
退而不休的汤俭民指着4个仓库的农作物种子说:“看看这些种子,还是割舍不下。”“这是汤老师的情怀。”说这话的人叫吴斌,他的父亲吴连德是新中国成立后,孝感地区第一批高级农艺师,既是汤俭民工作中的老师,又是他生活中的邻居。
被汤俭民的“农民情怀”所感染,2013年7月,吴斌放弃年薪百万的律师工作,从北京返乡发展生态农业。汤俭民将一个发黄的牛皮纸信封交给他,信封上写有“1964年10月,黄毛粘”字样,里面装的是64粒“黄毛粘”种子。“黄毛粘”是孝感的古老珍稀稻种,味道清香,但产量偏低,上世纪60年代起基本绝迹。80年代末,局里老领导李友豪退休前,将这个信封交给了汤俭民,嘱咐他:“一定要保藏好这些稻种,不能让‘黄毛粘’绝了迹!”
50年前的64粒种子,从改良提纯复壮到几分田试种,汤俭民小心翼翼地孕育着希望。2016年,改良后的第一批“黄毛粘”水稻培育成功,亩产600斤,目前种植面积已达200亩,亩产突破1000斤。吴斌说:“汤老师爱土地、爱农民,正是这种情怀,让他坚守着。”
来源:湖北日报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