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起惊雷!8月21日,在宜都松宜矿区“飞地”枝城镇陶瓷电容项目建设现场,场平爆破最后一个环节完成。
这项总投资近40亿元、来自国内龙头上市企业——国瓷材料的重大项目,预计将于明年初投产,为松宜矿区“新生”注入强劲动力。
松宜矿区,作为我省第二大煤矿,曾改变“北煤南运”的能源格局。新时期,昔日的“煤海”结束了百余年开采历史,松宜煤矿人又一次以自力更生、“开山凿石”的拼搏,走上浴火重生之路。
时代转折中的一股精神
当天,67岁的老人陈和坤在家人陪同下,来到曾经工作过的陈家河煤矿,重温当年的激情岁月。
坐落在山谷间的厂房,在风蚀雨洗中黯然褪色,写满世纪沧桑。空无一人的厂区,恍如隔世。“1975年,我就下了矿井。”陈和坤是名副其实的“矿二代”。他7岁那年,父亲作业时遭矿井塌方,致半身不遂。他不顾母亲反对子承父业,下到300多米深的矿井,干起最艰苦的掘进活。19年时间,他开山凿石掘进940米,在当时的条件下,相当于30年的工作量,他也因此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这一段历史时期,松宜煤矿人只争朝夕,涌现出一批“陈和坤”。正是这一批苦干实干的劳动模范,成就了松宜的昔日辉煌。“我们最红火的时候,9个矿井,一个矿井基本上有四五千吨,来往拉煤矿的车不断线。”远眺窗外群山掩映的矿区,陈和坤眼光闪烁。
据记载,松宜煤矿开采始于1835年,民国时期出现民营煤矿公司,解放后由宜昌专区接管,生产规模最大时曾有大小矿井152对,职工多达2万人,为国家生产原煤7500多万吨。随着煤矿资源枯竭、矿井撤退,2014年,仅剩尖岩河和陈家河两对生产矿井。2017年,为化解过剩产能,松宜煤业主动将最后两座矿井关闭,百余年煤矿开采历史结束,矿区加快转型之路。
生态疗伤中的一种智慧
后煤炭时代,矿区遗留问题开始显现。
作为曾经的省属国有企业,松宜矿务局从2003年下放到宜昌宜都,并成立松宜矿区管委会。这个典型的独立工矿区有1.7万人,面积108平方公里。“矿区有‘三多’:一是地质灾害多,二是工伤、矽肺、下岗工人等特殊人群多,三是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多。”
松宜矿区党工委书记周祖兵介绍,松宜煤矿人自力更生,再次以“掘进班”精神,推进矿区发展转型,由单纯靠政策“输血”向资源自我综合利用“自我造血”转变,从煤炭产业向康养旅游、新材料等产业转变。
作为全国首批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试点,消除地灾是松宜矿区生态修复重中之重。
行至松木坪镇双井寺村五组,这里曾因过度开采,近60亩山体塌陷,如今拾级而上,50多万株茶苗茁壮成长,翠绿喜人。
经充填、复垦、整治,光秃秃的塌陷区再现生机。在双井寺村,已完成塌陷区改造3000多亩,发展茶叶、猕猴桃、蔬菜种植,兴起“复绿经济”。
“堆积如山的煤矸石,也将变废为宝。”松宜矿区加快建设矿渣循环利用,投资1.5亿元,启动年产100万吨机制砂及水泥掺和料。
如今的陈家河、尖岩河,水清岸绿。省地质环境总站、矿区地质环境调查项目负责人张金林介绍,松宜矿区已实施了危岩体、废渣堆整治工程,基本消除地质灾害体对工矿群众人身财产的安全威胁。
生态修复久久为功。宜都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后期投资2.44亿元的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已完成申报,将持续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生态修复,逐步改善矿区生态面貌。
家园重建中的一份关爱
如今,陈和坤与老伴搬进矿区新建的安置房小区。“来尝尝柑子,甜得很。”温馨的居室中,他热情招呼客人吃水果。
与陈和坤一样,矿区4000多户搬入新家。松宜矿区从2013年开始,通过棚户区改造、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等项目,筹资6亿元,新建、改扩建住房4121套,把脱离煤炭生计的职工们,整体搬迁到枝城、刘家场、松木坪等集镇异地安置,既实现“住有所居”,又便于下岗职工谋生就业。
其中,陆城“松宜双创园”今年开工建设,有着16万平方米工业厂房、5万平方米的职工公寓,可实现“拎包入住”,打通职工创业、就业渠道。
段宏燕是松宜矿区2017年最后一批下岗职工。利用闲置的厂房,他与人合伙办起了家具加工公司。经过两年多发展,已实现销售收入900万元,带动20余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
因职业病群体多,矿区探索“医养结合”模式,改扩建松木坪养护院,开工建设官渡坪养护院,投资1482万元新建的职业病康养中心投入运营。
松宜矿务局72岁退休工人李帮忠,患有矽肺三期和心脏病,已住进新建成的康养中心,“一年多来,明显感觉生活有提升。”目前矿区共有156位矽肺病人长期住院治疗,1200多位工伤职工得到定期看护。
通过招商引资,松宜矿区完成了产业发展新布局,去年14个招商项目,开工8个,投产7个,特别是国瓷材料将成为支撑松宜发展的新龙头。
松宜煤矿人告别煤炭时代,也告别了昨日辉煌,但他们又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重整行装再出发,这条路上,有爱有期待,更有自力更生、永不懈怠的力量。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记者 张乐克 通讯员 朱灿义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