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酱油果”,就是番茄果实表面上产生褐色斑纹,多集中在果肩凹陷处。由于病斑颜色呈褐色,如酱油颜色一样,所以,菜农称之为“酱油果”。随着温度降低,棚内湿度加大后,又到了“酱油果”的高发期。
原因分析
“酱油果”普遍认为是疫病和细菌性病害复合侵染造成的。
该病发生具有两个特点,在同一棚室中,通常大棚前脸处果实发病率高,并且果实表面有结露的果实易发病;在不同的棚室中,通常湿度偏大的棚室发生率高;因此,湿度大是“酱油果”发病的重要因素。已经发生“酱油果”的果实无法挽回,只能提前进行预防。
预防措施
多措并举降低湿度
合理通风降湿:通风是调节棚内温度和湿度的主要手段。当前季节温度逐渐降低,通风减少,为降低湿度,建议菜农分段通风,温度低时,拉小风口放风,随温度升高逐渐拉大风口。
地膜与秸秆配合,减少水分蒸发:种植行铺设地膜,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特别是浇水后,效果更加明显;同时结合操作行铺设秸秆,起到调节作用,夜间湿度大时,秸秆可以吸收部分水分,湿度低的白天,秸秆能释放出自身储存水分,起到调节空气湿度的作用,秸秆还可避免人工操作时踩硬地表。
改变用药方式:建议菜农在晴天喷药,尽量在天黑以前喷完,保证药液吸收完全,有条件的菜农可以选择采用全自动喷药机、弥雾机,喷粉机等,喷药效果好,易于植株吸收,也避免增加棚内湿度。
药剂防治
将疫病与细菌性病害一起防治,如疫病药剂氰霜唑、烯酰吗啉、霜脲氰、吡唑醚菌酯等,与铜制剂、中生菌素、春雷·王铜等细菌药剂进行复配喷施,并添加有机硅等助剂提高药液在果面的分布与吸收,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