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菜达人给蔬菜挂上“身份证”!装进粤港澳“菜篮子”

©原创   2019-12-19 14:44   垄上行

“北有寿光,南有嘉鱼”,咸宁市嘉鱼县是我省著名的菜篮子,对当地的一家名为嘉鱼富德蔬菜专业合作社来说,今年有特别的意义。这家合作社成功进驻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成为目前为止我省唯一一家被认定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嘉鱼县富德蔬菜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王国雄:有这个牌子之后,我们的蔬菜就可以直接进入粤港澳大湾区。

在嘉鱼富德蔬菜专业合作社会议室的一面墙上,摆满了这些年来合作社获得的荣誉。其中,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的这块牌子,王国雄格外看重,因为这是我省唯一的一块。

“我们的菜拉过去,检测之后,就有一个二维码,这就相当于有了身份证。”

为了获得这块牌子,早在三年前,王国雄就注册了商标、申报绿色食品认证和供港蔬菜出口基地备案,还建立了完善的可追溯体系。蔬菜装进了粤港澳的”菜篮子”,蔬菜的销路拓宽了,对提升蔬菜品质,稳定菜价很有帮助。王国雄说,如今他们每年销路提升了百分之二十到三十。

成为“带头人” 传统蔬菜村发生大改变

能够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王国雄做了很多工作。这也让传统的蔬菜种植村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在嘉鱼县新街镇马鞍山村,菜农何礼贵和爱人正在田里收莴苣。今年莴苣的产量和价格都还不错。菜农何礼贵:“今年莴苣的产量七八千斤,价格九毛钱一斤。一亩田的收入有七千多块钱。”

何师傅有七个蔬菜大棚,一个棚一亩地,七个棚光莴苣这一茬就能赚两三万块钱。不仅是莴苣,今年蔬菜的整体行情都还不错。比如茄子,去年卖一块钱一斤,今年最高的时候达到了两块一斤。蔬菜行情好,何师傅干活也有劲。三十多年前,何师傅开始种植蔬菜,他说,这些年来最大的变化就是2015年加入了王国雄的合作社。合作社帮助菜农建大棚、包收购。当时,村里搭建蔬菜大棚所用的材料是当地随处可见的雷竹,这种竹制大棚在王国雄看来,十分落后。

对比竹制大棚,钢构大棚虽然优点多,但是一个钢构大棚要一万多块的成本,一开始,菜农们并不能接受。王国雄首先搭起钢构大棚,做起试验示范,让菜农们能够直接看到效益;同时合作社还对搭建钢构大棚的社员给予补贴。

嘉鱼县新街镇马鞍山村 菜农 何礼贵:“一个大棚要一万二千五百块钱,我们只出了四千块钱,其他的都是合作社补贴。”

按照这种模式,四年间,马鞍山村搭起了五百多个钢构大棚。这一方面让村里的蔬菜能够推迟半个月销售,避开了上市高峰期,提高了蔬菜价格;另一方面,蔬菜的质量也提高了不少。

合作社还通过统一提供肥料、种子、农药等农资,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等方式,保证了蔬菜质量。以莴苣为例,最近几年,通过合作社的推广,当地莴苣品种也进行了更新换代。

目前,合作社共吸纳了800多户菜农成为社员。为了打造精品,合作社还流转了一千多亩土地发展示范现代蔬菜种植模式。“去年都是种的菜,去年年底西兰花收了之后,我们再把它用于养鸡。”

用钢构大棚养鸡,闲置的大棚被充分利用,同时田里的尾菜当作鸡饲料,产出的鸡粪可以增加大棚里土壤肥力,为第二年种蔬菜提供养分,在日常的生产实践中,王国雄发现了这样一套循环种养模式。

王国雄:“空地的时候养鸡,鸡的收入还是不错的,比如一亩地养五百只鸡,按今年的行情我们鸡的批发价在二十五块钱一斤左右。”

如今,合作社里还种植了太空南瓜,太空番茄等特种蔬菜,俨然成为了一个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基地。王国雄希望,通过他的合作社,能够加快当地蔬菜产业转型,让更多菜农走上致富路。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670/201912/18667cf356f14d3ce723b319b85ae981.jpe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