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随州市2000多名医护人员奋战在救治一线。他们和时间赛跑,同病魔决战,与死神较量,用实际行动书写救治担当,成为火线上的中流砥柱。
隔离病区拄拐抗“疫”
2月18日晚,随州市中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隔离三病区,刘文武再次来到病房,查看患者肖大妈的状况,耐心劝导安慰一番后,才拖着酸痛的左腿向办公室走去。
刘文武是随州市中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因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左腿行动不便,走起路来比较吃力。
1月30日,刘文武所在的科室临时改造为隔离三病区,院领导考虑到他身体情况,将他排除在进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名单之外。得知消息,刘文武主动找到院领导:“我是一名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生,还是一名有着15年党龄的党员,我请求参战!”
获得批准,刘文武随即给家里打电话交待,并连夜赶回家取衣物。因为急着去值班,刘文武门都没进,接过母亲递来的行李包就匆匆赶往医院。
进隔离病区之前,细心的同事李瑞为他送来一副拐杖。
隔离三病区的患者看到,这里有位走路一瘸一拐的医生,有时候还会拄着拐杖进进出出。
学中医药出身的刘文武,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战胜疫情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他提出了用中医药防治疫情的系列建议并得到采纳。
“中医药讲究辨证施治、扶正祛邪,在缓解呼吸困难、发热、乏力、干咳、腹胀等症状及减少新冠肺炎并发症方面疗效显著。”刘文武介绍。
考虑到部分病人消化功能不佳,畏惧喝草药,他还研究用苍术、石菖蒲、丁香、藿香、冰片、贯众等制成香薰包,患者通过口鼻直接吸入,直达肺部病所。
“中医外治法,不用口服,简便,且价格低廉。药包有芳香辟秽、舒心悦脾的功效,可缓解病人紧张焦虑的心理。”目前,该院隔离病区所有病人都在使用,普遍反映良好。
多对夫妻并肩上阵
走出隔离病区,脱下面罩、口罩、三层防护服、两层手套、鞋套、洗手……2月19日早上,忙碌一晚的随县中医医院护士曾瑶,擦去额头的汗水,揉揉发红的面颊,长长舒了一口气。
曾瑶所在的呼吸内科隔离病区是救治患者的主战场,经过筛选的疑似病人都集中在这里治疗。春节前夕,她把孩子送回随县万和镇老家。每天,曾瑶和同事们满负荷运转,每次走进红色隔离区,要待4个小时以上,为病人输液、换药、铺床、端饭、倒水……不管心里怎么牵挂宝宝,她都没有停下匆匆的脚步。
为了节约防护物资,曾瑶和同事们上班期间尽量不喝水、不上厕所。穿着层层防护服,他们经常浑身汗透。N95口罩戴的时间太久,面部出现破皮和勒痕。
曾瑶的丈夫梁洋在医院公共卫生科工作,每天奔赴社区,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开展消毒工作。天天背着沉重的喷雾器,梁洋的肩上红肿破皮,他贴上止痛膏,继续出发。
在曾都医院,同在放射科工作的医生王改和妻子魏娇娇,也一直并肩战斗在一线。为了专心工作,他们把3岁的女儿送到随县尚市镇父母家,请老人帮忙照看。
放射科是医院的排头兵、侦查哨,负责所有患者影像学的筛查、诊断和复查。王改介绍,放射科有9名医生、7名技师和3名护士,每天要做130人次左右的胸部CT检查,约6万帧图像由放射科医生一一识别分析并准确诊断。抗疫期间,所有发热患者影像报告均按急诊处理,每半小时一次发放报告及胶片,无一延误及投诉。
2月14日,在曾都医院感染一区清洁通道,面对鲜红的党旗,王改举起右拳庄严宣誓,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视患者为亲人
2月中旬,随州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一病区内,护士龚雪瑶为患者洗头的一幕,令无数网友动容。该患者住院10多天,期间高烧几天,出汗全身湿透,经过治疗,病情稳定后,龚雪瑶便为她清洗头发。“从未想到会享受这样好的待遇,感谢中心医院的白衣天使!”患者感激地说。
1月22日,随州市中心医院紧急组建抗击疫情突击队,耳鼻喉科护士龚雪瑶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我们每天7点半到达病区,全副武装后,分别到自己所负责的区域护理患者,经常连续工作八九个小时。”龚雪瑶说,下班时,身上的衣服早已汗湿,手因长时间罩在手套里肿胀发白,脸上也被口罩勒出一道道红痕,双腿像灌铅一样沉重无力。
隔离病区曾有两位上了年纪的爹爹,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护士们喂饭、倒大小便,发热时为他们塞退烧栓,为防止压疮,不停地为他们翻身、擦洗,为了加强他们的营养,增强抵抗力,把工作餐里的牛奶省下来给他们喝。“老爹爹虽然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心情,但我从他们浑浊的眼睛里看到了泪花,我们永远不会放弃患者!”龚雪瑶说。
一病区护士长程辉,负责科室后勤保障。搬运物资、转运患者、安排并发放一日三餐,她都要操心。由于隔离病区有三层,程辉每天推着沉重的餐车、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穿梭在每层楼的各个房间,全身汗流浃背,她毫无怨言:“如果想要岁月静好,就必须有人负重前行!”
程辉的女儿吴晓涵,也战斗在防控第一线。她所在的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是距离华南海鲜市场最近的医院之一。母女二人并肩战斗,相互鼓励,为生命站岗!
来源:湖北日报 记者 赵良英 通讯员 陈云 徐敏
(责任编辑: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