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密度带来的螃蟹养殖风险,如何防控?

2020-03-03 12:35   水产前沿  

 



垄上水产纵四海,服务八方暖人心!

又到一年螃蟹放苗季,据调研,受螃蟹未来行情趋势预判影响,今年兴化模式养户放苗密度普遍增加到1200-1300只,甚至1500只,志在把螃蟹产量提高到300斤左右。


那么,增加密度就一定能增加产量吗?螃蟹规格会受影响吗?增加密度给兴化模式带来哪些风险呢?我们如何防控呢?



 增加密度将给螃蟹养殖带来哪些风险?

1、养殖前期:环沟水环境问题增多,螃蟹多,活动量大,吃得多,残饵粪便多,环沟水体将极易浑浊,水草粘脏不长,水和草问题的调控技术难度增加,即出问题后,难解决。

2、养殖前期:环沟中,螃蟹密度高,成活和生长受限,螃蟹是环境动物,水质不清爽,蜕壳翻倍小;水草不旺盛,自相残杀多。



3、养殖中后期:台田水韭菜有被夹光草风险,围网放开后,水韭菜被快速夹光,后两壳翻倍小,产量规格都难保,养殖风险大增。

4、养殖中后期:螃蟹密度高,池塘环境易变差,溶氧降低,螃蟹后两壳翻倍小,导致螃蟹规格普遍变小,虽然回捕只数增加,但产量也难以大幅度增加,反而价格更低,总效益可能更低,得不偿失。



  如何防控增加密度带来的螃蟹养殖风险?


1、增加密度,量力而行,谨慎而为:小塘口,管理精细,外源水好,技术水平高的养户,可以适当增加密度,改变传统养殖模式。反之,则谨慎增加密度。


2、增加密度后,必须加强前期环沟养殖管理,防控前期养殖风险:


A、增加环沟伊乐草种植密度和螺狮投放量,增多螃蟹活动空间,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B、换水、肥水、解毒、调水、改底等预防和改善水环境问题的水质调控操作间隔时间要缩短,调控次数增加,调控产品和方法要有效,提前做预防,及时做改善。


C、加强投喂管理,不投不洁和污染大的饵料,减少残饵粪便对水环境的污染,宜选择蟹爱吃、高蛋白、高吸收率的螃蟹高端功能料投喂,同时,要勤观察,精准足量投喂,减少污染和螃蟹活动量,长期维持水清草爽的水环境。



3、养殖中期,要防止增加密度带来螃蟹夹光水草的风险。我们要改变传统的2壳后放台田的模式,让螃蟹在环沟养3壳,3壳后4壳前,撤围网放蟹到台田,给水韭菜增加一个月的生长期,这样水韭菜繁茂了,螃蟹不容易夹光(具体参考海大推广的螃蟹3+2高产养殖模式)。


4、养殖中后期,要防止螃蟹密度增加带来的更加严重的水质问题和缺氧问题。此时正值高温期,需要提前增加投螺量,增加换水或者增加直接增氧、间接增氧等操作。



  未来几年泛兴化模式升级的方向既要产量,又要规格,同时,还要早上市,这是未来几年泛兴化模式升级的方向,也是养蟹人能否在行业领先的核心竞争力。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综合运用大亲本培育的大规格高质量苗种,多种水草螺狮营造的生态环境,全程45蛋白以上的高端螃蟹料投喂等技术,养成高产量大规格早上市的螃蟹,已经得到了很多养殖高手的实践验证,而且,还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


所以,在增加密度的同时,要提高苗种质量和规格,增加螺狮投放量,维护水草生态,全程投喂高蛋白蟹料,加强养殖管理,才能产量、规格双丰收,才能避免走入增加了密度、降低了效益的养殖误区。



总之,想通过增加密度,获取高产的方向是对的,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只要增加了密度,产量就一定能增加。


养殖模式升级是个系统工程,要从苗种升级、水草生态环境管理技术升级,营养投喂升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提升,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养殖结果,否则,简单的增加密度,可能带来的是更大的养殖风险。


来源:水产前沿

责任编辑:李芬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670/202003/c3130c4b2c7d9947d6d96e49e406a797.jpe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