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上午,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常村镇薛庄村的梁芳夫妻像往常一样提着一桶玉米来到与自家鸡舍一墙之隔的山脚下,熟练地向鸡群抛撒玉米粒,1000多只散养鸡迅速围拢过来抢食,场面十分壮观。
今年57岁的梁芳,全家8口人,因生活负担过重,于 2013年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早日摆脱贫困,梁芳夫妇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外出打工,日子过得也算凑合。但2015年的一场意外,导致梁芳腰脊骨折,再也干不了重活,原本生活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单治疗费和康复费两项,就让梁芳夫妇耗尽了家里所有的积蓄,生活水平一度降到了冰点,日子过得更是苦不堪言。
“孩子在外工作,一年回不来两回。家里上有90多岁父母,下有两个年幼的孙女要照顾,想想都愁人......”每每回忆起卧床在家休养的那段日子,梁芳都不禁暗自摇头。
随着梁芳身体的日渐康复,2019年初,凭借着过去养殖土鸡的经验,梁芳夫妇就用东拼西凑筹的10余万元,在与自家一墙之隔的山脚下盖起了小规模的养殖场,又引进了1000余只优质鸡苗,开始了散养柴鸡的养殖道路。
梁芳夫妇自此当起了“鸡司令”,每天早出晚归,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鸡场里,照顾鸡崽冷暖,给它们喂食、清粪、打防疫一项都不敢马虎。但即使精心照料,鸡崽也会时不时死几只,这让他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市农科院派驻该村第一书记贾泽鋆了解他们的困难后,主动派了专业技术员上门,为他们送来了技术。在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下,梁芳夫妇很快掌握了基本的规模化养殖技术,重拾了养殖信心。
为进一步提高柴鸡的肉质和产蛋质量,打造自己的特色养殖品牌。梁芳夫妇充分发挥了背靠大山的优势,白天把土鸡放养在山上捉虫子,吃草籽,晚上赶回鸡舍统一管理。功夫不负有心人,数月后,第一批散养柴鸡育成并开始产蛋,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2019年下半年,他们又购买并投放了1500余只鸡苗,现已育成。由于产品质量好,传唱度高,很多城里的顾客还经常结伴开车来购买。
“他家山上散养的柴鸡确实不错,肉质好,鸡蛋营养高。我们每次来都喜欢自己上山抓,不但玩着高兴,吃着也放心。”开车从县城来的王先生,眼睛一边扫视着山上行走的“猎物”,一边说着话。
自2019年至今,梁芳家的散养柴鸡和鸡蛋按照市场价出售,共计卖出20多万元。不仅把借的钱还完,摘掉了贫困“帽子”,还成了村里有名的“养鸡达人”。
成功脱贫后的梁芳夫妇表示,在发展自己特色养殖业的同时,还决定把自己掌握的养殖技术无偿传授给当地村民,带着群众一起增收致富。
来源:大河网
责任编辑:李芬
在微信中长按识别上图二维码,
或找小牧民 13971591889
加入垄上畜牧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