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人员发现具有非瘟抗性的大白猪品种

2020-04-01 10:28  

自非洲猪瘟传入我国以来,其近乎百分百的死亡率对我国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打击,但也有部分养殖户发现,某些生猪坚强的扛过了疫情,是否有些生猪具有非瘟病毒抗性也成为了业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近期,《中国兽医学报》报道发现一种对非洲猪瘟有抗性的家猪品种。该品种(品系)猪在疫情当中表现出明显抗性,无死猪、不发病、对繁殖无影响。军事兽医研究所等单位对该猪的抗非瘟特性开展了科学研究,证实了该品种猪的非瘟抗性。这一结果提示,有可能通过抗病猪的扩繁和推广彻底消除非洲猪瘟。

文章显示,实验选取10周龄LS-2猪6头和普通10周龄大白猪6头进行口服攻毒实验。结果发现,普通家猪在10天内全部死亡;LS-2猪中1头较普通家猪延迟死亡,其余5头全部健活,表现出良好的非洲猪瘟抗性,在其后的组织生化实验中也证实该猪有抗非洲猪瘟特性。

蓝思白2号(LS-2)是由山东蓝思种业有限公司1999年从英国引进约克夏种猪,利用23个公猪家系和71个母猪家系,经过20年的杂交选育获得。该猪在非洲猪瘟流行期间发现有良好抗性,表现为无死猪、不发病、对繁殖无影响。因此开展了该科学验证,参加单位包括军事兽医研究所、蓝思种业、农科院北京畜牧研究所和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据国外报道,非洲疣猪、丛林猪、巨森林猪等非洲野猪可感染非洲猪瘟病毒,但临床上不发病。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非洲丛林猪体内血液中的病毒滴度比普通家猪感染后的病毒滴度低100倍,组织中的病毒量也较低。这些感染个体最终可从组织中清除病毒,并获得针对同源强毒株攻击的抵抗力。但是这些猪仍能感染同居的普通家猪,并可感染吸附于其体表的钝缘软蜱等,实现病毒传播。非洲疣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后,带毒时间较长,试验感染时可持续6个月以上,血液中病毒滴度和丛林猪相比又低了10倍,但成年疣猪80%以上产生了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的抗体。尽管如此,疣猪仍可反复被携带非洲猪瘟病毒的钝缘软蜱叮咬后感染,但疣猪并不发病。

本研究显示,LS-2猪感染ASFV后其病毒血症水平较普通家猪低,出现时间更晚,持续时间更短。同时在感染后2周即开始产生抗体,普通家猪在产生抗体前就已死亡。另外,针对细胞因子的检测结果表明,LS-2猪中的促炎因子比TNF-α基础水平较高,是普通家猪的10倍以上。

试验结果说明,LS-2猪针对ASFV的固有免疫应答明显不同于普通家猪,从病毒滴度水平、抗体产生时间上来判断,其对ASFV的抵抗力可能要强于非洲野猪。

研究人员认为,蓝思白2号猪是世界上仅有的非洲猪瘟抗性大白猪品种,亟待进行保护、扩群推广和深入研究。蓝思白2号猪的发现和抗非洲猪瘟特性的验证为我国在没有非瘟疫苗情况下保障生猪供应带来了曙光。也为我国甚至全球非洲猪瘟的消除或者消灭带来新的希望。

官方回复热点:

一针对近期发生的3起因违法运输生猪引起的非洲猪瘟疫情,农业农村部表示,目前3起疫情均已得到有效处置,没有发生扩散蔓延,有关省份正在抓紧开展案件查处和审理。据3起疫情的涉事货主交待,他们都是通过“线上联系、线下购买”方式交易,其中有2起还涉嫌以临时停产养猪场名义抛售病猪。从这3起疫情及近期的防控形势看,生猪调运特别是违规调运仍是传播疫情的主要风险。对此,农业农村部重申了有关监管要求。生猪启运前,货主或承运人要依法申报检疫、做好运输车辆备案和清洗消毒。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人员要规范受理申报、实施检疫、督促使用备案车辆。生猪运输过程中,货主或承运人不得擅自更改运输目的地;途中发现疫情的,要及时报告并配合做好疫情处置和调查。生猪卸载后,货主或承运人要对车辆进行严格清洗、消毒,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同时在屠宰环节,屠宰场不得屠宰来源不明、未附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未佩戴耳标或耳标不全等问题生猪,落实非洲猪瘟自检制度。屠宰环节前端连接养殖场户,后端连接肉品加工和市场消费,是病原混合、风险放大的重要一环,做好这一环节管理,对于加强非洲猪瘟防控意义重大。

农业农村部还表示,由于目前还没有研发出非洲猪瘟疫苗,非法疫苗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如果使用会导致疫情发生和传播。对此农业农村部再度重申不得非法使用非洲猪瘟疫苗,对有关扑杀生猪不给予补助。

来源:国际畜牧网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责任编辑:李金霞

在微信中长按识别上图二维码,

或找小牧民 ‭1‭‭‭3971591889

加入垄上畜牧社群!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670/202004/ee87160d093e880505c792e6673a4213.jpe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