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农产品上市附带“身份证”,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荆州市市作为湖北省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的先行试点地区之一,开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模式,蔬菜、水果、畜禽、禽蛋、养殖水产品等五类食用农产品将逐步实现“持证上市”。
每天,在江陵县某农产品线上营销公司的配送基地内,工作人员都会为打包的各类农副产品附上专属的身份证明——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合格证上的内容包括产品名称、重量、种植养殖生产者信息、开具日期、承诺事项等信息。这张合格证让农产品的身份公开透明,一旦出了问题就可以追溯到底。
去年1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按照相关部署安排和要求,迅速行动,大力推行,为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稳产保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助力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过程中,市农业农村局将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列为试行主体,同时鼓励小农户参与试行。
据介绍,合格证重点要求试行主体做到,自检或委托检测合格,不使用禁限用农药兽药,不使用非法添加物,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兽药休药期规定,销售的食用农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我市将“荆州味道”区域公用品牌与合格证相结合,统一合格证基本样式。合格证分为手写纸质版和电子机打版,手写纸质版由市级监管机构统一印制发放,电子机打版在江陵县有条件的生产主体中推广试行,并逐步在全市推开。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自行开具合格证,一式两联,一联出具给交易对象,一联留存两年备查。
疫情期间,市农业农村局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组织监管人员、执法人员、市场主体参加农安公益实训讲堂有关试行合格证制度的培训课程。号召我市食用农产品保供给企业和基地,在整车外调、捐赠或集中配送时,主动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
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中心城区(含“菜篮子”工程项目区)共开具合格证299张,附带合格证上市的农产品共计5190.31吨,附带合格证捐赠农产品共计59.5吨。
来源:荆州日报
责任编辑:谢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