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松滋涴市镇四兴垸村村民陈刚,正在自家新建的薄膜大棚里忙活。“即使受到疫情影响,但今年收入也有望突破10万元。”陈刚说,该村是省级贫困村,他靠着这些“致富棚”,成为去年该镇脱贫光荣户。
陈刚的帮扶干部,该镇党委委员彭传兵说,从贫困户,到脱贫光荣户,再到“致富能手”,陈刚完成了“三级跳”。2017年,立志要摆脱贫困的陈刚,开始尝试自主育苗。早年间,陈刚接触过贩卖蔬菜苗的生意,十分清楚周边农户种植上的需求。陈刚介绍,刚开始时,他只有一个200平米的“二手大棚”,几本从农家书屋借来的专业书籍,和以往跑乡串户听来的零散“经验”。
勤奋好学的陈刚,虽然刚入行,但也把大棚打理得有模有样。看得见的收入,让他看见了脱贫的希望。
好景不长,陈刚说,他的“致富棚”,也曾面临过灭顶之灾。
2017年冬天,由于大棚年久失修,蔬菜苗冻死了不少。他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村干部听说后,立即上门核实,帮助他申请到银行的贴息贷款。他用银行贷款新修大棚,此后再也不用担心菜苗被冻死冻伤。“我培育的辣椒苗,比市面上销售的苗子,亩产可增加一到两千斤。”陈刚坚持用鸡粪等有机肥料来调配育苗基质,这样培育出来的幼苗不仅存活率高,而且产量更可观。很快,陈刚就成为了十里八乡小有名气的育苗“专家”。
产量上来了,质量也上来了,销路怎么办?
陈刚介绍,早在2017年,他就开始摸索线上销售模式了,像“一亩田”、“惠农网”等APP,他是一个不落都下载在手机上。现在,他不仅将苗子卖到了隔壁村镇,还卖到了周边县市,宜都、荆门等地不少商贩还特意到他家里来买。“现在我的苗子不愁销路。”
陈刚说,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和干部们的热心帮助。
2020年春节,因为疫情原因导致道路封闭,陈刚大棚里的苗子无法运出去,眼看到了栽种的时节,他一连几天睡不好觉。
帮扶人彭传兵将他的情况报到了该镇扶贫办。扶贫办一方面广泛宣传,将幼苗待销的信息转发到各个户主群里,有购买意愿的到村委会先登记,再由村干部送货上门;另一方面又积极与邻近的村居协调内部消化,由村委会统一出资购买,再免费发放到贫困户手中。
陈刚介绍,3天时间,近14万株幼苗就卖完了,“3天卖了3万多块,差不多回本了。”
陈刚说,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今年他还打算培育西瓜苗、玉米苗、棉花苗等一些新品种,到明年再计划扩大规模,再建一个新大棚。陈刚说,科技育苗、政策扶持和当地干部群众的支持,是他的“脱贫致富秘籍”。
来源:荆州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谢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