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鱼养殖关键技术

©原创   2020-05-18 14:29  

由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特邀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学振,为广大养殖户介绍冷水鱼养殖关键技术。

我们国家冷水资源十分丰富,占内陆总水域的1/3-1/2。冷水鱼养殖潜力超过50 万吨,目前的开发利用量仅占8%。冷水鱼常指生活于20℃以下的鱼类,包括鲑鳟类、鲟鱼及裂腹鱼等,冷水性鱼类在华中地区几乎全年均可摄食和生长。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养殖企业复工复产需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水”  

鱼池依地势由高至低呈梯级分布,鱼池四角呈圆钝形,没有过水死角,每周清洗池底一次。供水方式以并联为主串联为辅,每口鱼池均设置排污口。养殖用水溶氧含量在5 mg/L以上,配置滤水网过滤泥沙,对进水采用紫外灯(UV-C)灭菌,构建水生蔬菜(如水芹菜、西洋菜等)湿地对尾排水修复处理。

2、“种”  

鲟鱼、虹鳟、金鳟等是常见的冷水鱼养殖品种。钱鱼(多鳞铲颌鱼)和洋鱼(裂腹鱼)也是很多渔场热衷的本土冷水鱼养殖品种,市场售价可达150元/斤,对养殖户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娃娃鱼近年来库存压力大,价格持续低迷,不建议大规模开展娃娃鱼的养殖。

3、“饵”  

冷水性鱼类饲料常具有高蛋白、高脂肪等特点,建议渔场在选择饲料时不要贪便宜,应该选择口碑和信誉度好的饲料企业。饲料粒径一般为鱼口裂的2/3,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4%。冷水性饲料油脂含量较高而容易氧化,一般保质期为3个月,因此不建议一次性购进过多饲料。受疫情影响,冷水性鱼类的特种料运输不便,建议渔场可以采用黄颡鱼或鲈鱼料来临时代替。

4、“密”  

有文献指出流水养殖产量可达50 kg/m3,建议将养殖产量控制在15 kg/m3以下为宜。要始终将“生态友好、绿色生产、高端优质”作为冷水鱼养殖企业的响亮名片,不要一味地追求产量而忽视了水产品质量。要经常分级过筛,将鱼苗鱼种按不同规格分池饲养,实现常年均衡批次上市。

5、“病”

由于生长于较低的水温和洁净的水域环境中,冷水性鱼类相对而言较少发病。建议采用中草药防治方案,降低水产品的药残含量,保证水产品品质。如针对冷水鱼的肝脏脂肪性病变,采用中草药配伍(大黄、黄柏、黄连、大青叶、板蓝根等)制作诱饵拌喂治疗;采用大蒜或大蒜素拌喂的方法治疗肠炎;采用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溶液浸泡的办法治疗小瓜虫病;采用五倍子熬制汤剂泼洒或浸浴治疗水霉病等。

本资料由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提供

责任编辑:李金霞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670/202006/3e67e0322992fe07adb5f0c0985fae4c.jp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