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杨世金照料牛栏中的牛。(视界网 杨洪霞 摄)
“哞哞哞”,杨世金打开牛栏门,母牛带着小牛仔鱼贯而出,欢快地奔向山上。
6月14日早晨,十堰市郧西县土门镇平原村三组村民杨世金,开始了一天的牛倌生活。
37岁的杨世金曾是一名贫困户,只有一只左手臂,2017年主动申请脱贫成功,放牛再加上种植油牡丹等,他几年来攒下十几万元。
意外致残
杨世金父亲是聋哑人,母亲早逝,平原村地处深山,父子靠种地糊口。
杨世金15岁外出务工,在武汉一家被套加工厂干活,右臂不慎被机器绞断,因贫困治疗不及时,失去一条臂膀。没有文化又干不了重活,他只好回到家乡。
10年间,他从一个懵懂少年长成壮小伙,学会用一只手干家务、干农活,起早摸黑,但家里依旧一贫如洗。这期间,杨世金的大伯年事渐高,也跟着杨世金父子一起生活。
2014年,杨世金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县交通勘察设计院院长柯艳成为他的结对帮扶干部。
“能不能通过养牛致富?”杨世金发现,本地的郧巴黄牛价格看涨,还不愁销路,大山广阔的山场,是养牛的好场所。
“山地适合养牛,不需要重体力,一只手也能放牛,我们支持你!”柯艳和平原村党支部书记王明华都支持杨世金的决定。
主动脱贫
花了1000多元买头小牛,帮邻居放牛换工又挣来两头小牛。2015年,每天早上蒙蒙亮,杨世金便赶牛上山了。
勤劳的杨世金,还被推荐到县里参加畜牧养殖技术培训。很快,杨世金养的牛膘肥体壮,牛发展到7头,牛粪也成了自留地的好肥料。
2016年,杨世金卖了两头牛,收入1.5万元,1头猪卖了3000元,农忙帮工收入4000元,再加上土地流转2000多元和父子残疾补助金,杨世金算账后觉得脱贫绰绰有余。
“我要退出贫困户。”当年,购置了冰箱、彩电、洗衣机等物件的杨世金,成为全镇第一个要求退出贫困户的村民。2017年,杨世金如愿摘掉“贫困帽”。
“杨世金主动要求脱贫后,村里贫困户出列工作好做多了。”王明华说,两个残疾人再加一个孤寡老人的家庭都主动脱贫,让那些争贫困户名额和扶贫政策的村民们脸红。有杨世金这样的典型带动,大大激发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全村98户贫困户,到2019年底全部脱贫。
示范明星
“不主动脱贫致富,那就是新的残疾。”6月14日,坐在宽敞明亮的新房里,杨世金的笑容格外灿烂,背后墙上挂着“最美脱贫示范户”十分醒目。
杨世金回忆,近几年来通过养殖和种植,每年有两三万元纯收入,“一分钱没花就住进崭新的安置房,卡里现在还有十几万元存款。”
这些并未让杨世金满足。“我计划建一个生态牛栏,每年争取多出栏几头牛。我还加入了村里的油牡丹种植合作社,种了3亩油牡丹,每年纯收入三千至五千元……”展望未来,杨世金表示,收入每年还将递增。
从半山腰的土坯房搬到新楼房,从“负翁”到小有积蓄,从贫困户到“最美脱贫示范户”,杨世金成了镇上不大不小的“明星”,给他介绍对象的事也紧锣密鼓。之前,柯艳四处托人给杨世金介绍对象,女方一听是贫困户就摇头。
“其实,2018年有位姑娘对杨世金有意,但杨世金的大伯那年生病,直至去年逝世,这期间他一直在照顾大伯,付了好几万元医药费和安葬费。”王明华告诉记者,近几年因为家里有老人要照顾,耽误了杨世金的亲事。
采访当日,正巧碰上县残联工作人员上门为杨世金测量,拟给他安置一副假肢,预计半个月内就可以到位。
“安装了假肢,干活更方便了,人也精神些。”杨世金开心地说,“村里和帮扶干部操心我发展产业,还关心我个人生活,等装好了假肢,我就去相亲。”
图文来源:湖北日报 全媒记者饶扬灿 通讯员杨洪霞
责任编辑:许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