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龙虾的价格一直低迷。
往年,6月10日便止跌回升,2019年破了例。
往年,第二季虾虽然产量低,却有价格补,2019年双双沉了底。
往年,中秋国庆是小龙虾价格的小阳春,2019年偏偏击穿了我们养虾人的心理预期。
近七年,中稻收割后,到处有人打听要包地养虾。
今年,微信群、朋友圈遍地是“水、电、路通,棚、船、笼齐,草、种、苗留,条件优渥,价格面议。"
这意味着明年虾苗市场看空。虾苗无人承接,也就意味着密度失控,规格垃圾,价格可怜。
同时,一遇到季节交替,天气反复,生态可能崩溃,病害滋生,死亡汹涌,这个行业将会血雨腥风。
更有甚者,不少人判断,一旦形势不对,库虾成山,2020年小龙虾加工企业收购的过程中将出现以剥肉率不高卡规格、以定单不足限数量、以加工能力不够限时间,以销售回款不及打白条。
这,对稻虾产业无疑是雪上加霜。
为此,整个行业现在陷入了空前的悲观和忧虑。
有人因为连续亏损,准备转包脱手,彻底放弃,这是甩手止损型。
有人误判形势,心存侥幸,不肯转弯,这是固执冒险型。
有人陷于迷茫,不知所措,进退两难,这是迷茫失措型。
有人准备今冬到明春是既不用药,也不投料,任其优胜劣汰,自生自灭,计划明年收隔年大虾了赶早插秧,另谋生计,这是稳扎稳打,知难而退型。
有人计划只做秋冬季管理,抢一季早虾了放鳜鱼或者鳖,让源源不断的虾苗成为鳜鱼或者鳖的活饵料,7月5日前干塘卖鱼鳖了栽秧,这是这是量力而行,稳赚不赔型。
当然,也有打算做虾蟹渔混养的,这是积极进取型。
也有早就布局育养分区,通过育苗区早苗早虾工程与养成区四步可控化措施调节了,积极养二轮成虾、种一季水稻、收一沟鳜鱼,争取一田三产,一年四收来实现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技术水平最大化发挥来争取赢利的。这是模式转型类。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冷静分析上述七种类型的优劣前景,我们不难判断:
甩手止损,并不是那个容易。你自己不养,谁敢接手?即使脱手,也割肉亏损。 固执冒风险,无疑是飞蛾扑火。
迷茫失措之后将是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稳扎稳打,知难而退固然可以理解,难道一辈子消极避祸?这点钱,够支撑一家人生活?
特别是有点规模的,放手不管,转移重点,另做他行,又怕顾此失彼,陷于亏损,造成人两头吃亏,结果一头利润抵消另一头亏损而两手空空。
量力而行,稳赚不赔比前四种略显进步,问题是,养鳜鱼或者鳖也是需要经验,有技术含量的。再说,2021年呢?行业回归理性不可能是一年二年。
我敢说,即使2025年,也不可能再像2015一2018年那么盲目疯狂的跟风发展,密度问题始终要靠自己控制,规格问题终究要靠技术解决,盈利能力最后还是要靠模式支撑。
否则,永远也是飘摇之舟,面临风浪之险。
显而易见,只剩下虾蟹鱼混养和育养分区模式。
前者是不种稻的,用良田干水产,政策风险始终存在。
而且,我总是认为,养虾后沉淀于底的大量有机质被水稻的根系汲收,种成粮食。不仅符合能量守恒定律去循环利用,而且种水稻的过程中,又顾及虾的安全,少施氨氮化肥,不打高毒农药,晒田促进底泥氧化,稻草肥水养虾苗是一个很科学的循环系统。是既响应政策方向,又可以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生产,技术力量助推立体(种、养殖切换)农业的可持续之路。
所以,我是一定要将育养分区模式做出来的。
问题是怎么做?去确保成功。去争取经济效益。去确立新的优势。来兼顾知识营养,促进个人成长,最终形成个人特色?
这绝不是一个口号问题,主观愿望问题,而是涉及生死盈亏,食足衣暖,成长历史和个人定位及价值归宿问题。
要想把育养分区做成,将要解决八大问题。
育苗区早苗早虾工程;
这个问题是目前经验最丰富,手段最得力,保障最妥的方面;
养成区最大化可控的问题。
它涉及到依面积投尾数、看季节把握养殖节奏、依气候决定养殖轮次、全程维护水体生态,稳定小龙虾生理、种稻前二轮全田投苗养殖起捕、种稻后围沟两种控制性起捕,一轮鳜鱼投放喂养捕捞和一遍内网构筑来控制密度;
育苗区与养成区的季节把握及生产衔接协调;
养虾与种稻的生产衔接协调;
种稻与养鱼的生产衔接及生态协调性兼顾问题;
养鱼饵料与养成区残留虾控制的把握问题;
围网内外的差别化生产管理与协调性问题;
生产可行性便捷性与投入产出比成本控制问题。
这些均是涉及成败盈亏的现实。
以下是我对“育养分区”模式的思考、实践及总结。
另外,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决定投身某行业,绝不仅仅只是为了糊口活命。也会在个人成长历史,价值归宿定位上作出取舍。
这次参加第三届武汉渔博会,便深有触动。
一方面,我们在解决生产问题上,光靠经验教训的条件反射式积累是不行的。效率低是小,也不可靠。我们应该坚定不移的向知识分子学习,即使点滴积聚,也要勇敢的朝知识理论下功夫,在逻辑关系上做文章,这是必经之路。
哪怕由浅入深,也要力争渐渐跟上节奏,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认知,增强理解,争取慢慢读懂知识分子枯燥的理论,生冷的数据,穿插的图表,成型的模型,让它落地,服务生产,指导实践,转化成货币和财富。他们不可能一边做研究,还去干生产。
当然,我们也不用自卑。
教授们在自己细分的领域天下无敌,是一座巍峨山。
可是要想养殖成功几乎要每个环节面面俱到,而失败只需一条(一个环节)。
单靠一项或几项成果,只能推动技术进步,绝不能确保养殖成功。这也是许多教授自己养不好虾,养不好鱼的原因之一。
我们之间其实是一个互相依存,需要合作的关系。
他们研究课题,我们学习消化。他们拿专利,我们做推广,买产品,干生产,交税费,是一个上下游关系。
唯一要命的是,我们的水平太低,跟不上节奏,转化效率太慢。
没有办法,这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与曲折性的必然现实。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加要勇于直面行业现状,冷静分析形势,反复权衡利弊,将点滴技术进展集成为模式,再对应变幻的形势,及时技术升级,积极进行模式转型,为自己,为行业探索新的出路。
小龙虾产业是一个逾3000亿产值,500万户养殖人员的产业。
越是在行业形势严峻复杂的时刻,我们越要有"泥沙俱下,任我各显神通。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豪情。更应该有"救世者,救苍生。挽局势,挽狂澜"的使命感。
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承认和面对困难,以冷静客观的思维分析利弊,以积极进取的心态自我变革,用实际行动提振行业信心,拿具体成果来转危为机并引领行业从规模扩张型向技术管理型和质量效益型发展。(作者:毛泽俊)
-----------------------⬇️------------------------
2020年的小龙虾产业艰难前行
生产端普遍出现虾苗没销路、小虾烂市
传统稻虾模式养殖户叫苦不迭
而消费端大虾供不应求
优质大虾相比去年同期屡创新高
如何进行虾稻种养模式转型升级?
如何在虾稻田里养出大虾?
稻虾“育养分区”养殖模式
经历4年实践检验
不仅成功申请了技术专利
还在多地交出了傲人的成绩单
具体怎么进行“育养分区”?
湖北省渔业科技超市邀请
“育养分区”技术专利持有者毛泽俊老师
为广大小龙虾养殖户带来精彩直播
《我来教你养大虾——小龙虾“繁养分区”技术》
2020年7月24日 周五 19:30
扫下方二维码收看本期直播
(编辑:薛骁;来源:“垄上社群”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