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防范盛夏气象灾害 确保有序恢复生产

2020-07-27 16:17  

一、盛夏期气候特征分析

盛夏期(7月21日-8月31日)是江汉平原主汛期中降水相对较少、气温最高的时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50毫米-200毫米,平均气温为27.2℃-28.6℃,≥35℃高温日数为5天-10.6天。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有盛夏极端热害(最高气温连续3d或以上≥35℃)、冷害(盛夏时期日平均气温连续3或以上≤23℃),短时强降水(“坨子雨”)以及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江汉平原7月底前,受副高外围气流影响,多阵雨天气,气温缓慢回升。8月开始,受强大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体控制,将有一段酷热高温天气。但是高温持续时间和强度低于2019年盛夏时期。此外,“涝梅”或伏涝的年份往往也是盛夏低温多发年份,今年盛夏期在防范高温热害的同时,也要关注盛夏低温冷害。

二、当前农业生产形势

今年梅雨期降水偏多,日照偏少,气温偏低,导致农田涝渍灾害严重,作物长势参差不齐。根据荆州市农业农村部门统计,全市在田农作物受灾面积432.9万亩,绝收面积74.7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达18.9亿元。其中影响最大的中稻受灾275.1万亩,绝收42.9万亩;早稻受灾5.4万亩,绝收0.9万亩;其他在田作物受灾152.3万亩,绝收31万亩;设施大棚损毁41.3万m2。

出梅后到7月底前,是灾后农业恢复生产的关键期,一般要求根据灾情严重程度,分类管理。一是抢晴收割早稻,处于成熟收获期的早稻要抢收抢晒,降低损失;二是受淹时间长损毁严重的迟播中稻和一季晚稻田,抢时翻耕补种改种,旱地改种秋杂粮或速生蔬菜,对后期较长时间无法排出积水的低洼地、滨湖地和虾稻田,可以发展季节性水产养殖;三是尚未完全损毁的中稻田,尽快排水后及时扶苗洗苗,轻施速效氮肥和钾肥,尚未进入孕穗田可因田因苗短时晒田,促进根系生长;四是受灾程度较轻的作物加强田间管理,处于开花结铃期的棉花,清理三沟,补施花铃肥,已成熟蔬菜瓜果及时采收防止落果烂果,大豆、芝麻、花生等旱地作物做好清沟排渍、中耕除草,追施提苗肥。

三、盛夏期农业气象建议

盛夏期需要重点防范高温热害、低温冷害和短时强降水等灾害,避免对灾后农业恢复生产又造成新的损失。

1.早稻

7月底前,由于副高不稳定,发生阵性降水的概率较高。当前已成熟的早稻,收割期间要及时通风晾晒,避免霉烂。尚未成熟的早稻,尽快排干田间渍水,降低田间湿度,促进干物质积累。

2.中稻

5月中旬或以前播种的中稻,当前即进入孕穗期,盛夏期在防范孕穗-抽穗期间的高温热害的同时,注意防范可能发生的低温冷害。虾稻在6月中旬后播种的“中稻”(实际是一季晚稻),一般尚处于分蘖到拔节期,植株高度不高,还要继续防范强降水造成的农田内涝。同时,梅雨期环流形势有利于稻飞虱等迁飞害虫迁入生存繁殖,长期阴湿寡照也有利于纹枯病、稻瘟病等病害发生,后期高温高湿小气候条件下,要及早防治病虫害。

3.晚稻

补种的早稻翻秋直播田,播种后要重点防范短时强降水,特别是7月26日-28日降水过程造成的损种风险;还要注意选用早熟品种,确保9月中旬中期前能安全齐穗,避免抽穗扬花期“寒露风”为害;同时,梅雨期强降水造成福寿螺蔓延扩散,危害水稻生产,当前需要加大水稻田福寿螺的防控,采取诱集、捕捞或放鸭灭螺等方式,集中灭杀。

4.旱作物

棉花、夏玉米、大豆等旱作物要特别注意防范降水结束后的“陡晴”升温,导致植株蒸腾失水而发生萎蔫。同时也要利用降水间歇期,及时清理“三沟”,整枝打顶,控旺促壮。(来源: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邓艳君、费强、杨青青)


相关阅读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