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山的回答》今天将继续为您讲述位于秦巴山区的十堰房县的脱贫故事。
房县,古称“房陵”,秦朝时就在这里设县。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房县独有酒文化。我们记者走进房县黄酒之乡,这一路不仅仅有酒香,还氤氲着村民们脱贫致富的智慧。
进出房县,到城关镇的黄酒作坊尝上一口洑汁黄酒,是不少房县“深度游”达人的选择。
游客:喝三碗啊。
而要制作一杯纯正的房县黄酒,本地的糯米和泉水缺一不可。
十堰房县城关镇三海村村民谭学云:如果去买米的话,本钱就多,所以我就去租人家的田地来种植。
每天凌晨四点钟,67岁的谭学云都会扛着铁锹,去自己承包的糯稻田转上几个来回,为的就是在源头上把控黄酒的品质。
这份认真和执着让谭学云的黄酒驰名乡里。2019年,她酿制了10000斤黄酒,却依旧供不应求,仅此一项便使她的年收入达十余万元。而这若放在五年前,谭学云可是想都不敢想。
十堰房县城关镇三海村村民 谭学云:说了你别笑,以前娃买一根铅笔才三分钱,买个本子一毛钱,我们都买不起,只能在小卖部赊账,后来没办法就只有出去打工。在那个时候,这片土地上的许多人都面临着这样的窘境,家家户户酿黄酒,但家家户户都喝不起黄酒,更不用说用黄酒脱贫致富了。
十堰市房县土城镇土城村村民 罗琼科:粮食特别珍贵,糯米又容易减产,我们就拿一点黄酒出来慰劳耕牛,人都舍不得喝。
“卸劳伤”,这是房县特有的一种风俗,通常在每年农忙结束后,人们会用仅有的黄酒来犒劳耕种一季的黄牛,为其解乏洗尘。这样的情况延续了数百年,直到有一个人在这样的苦涩中嗅到了第一丝甜味。
十堰市房县土城镇土城村村民 鲜艳:那时候家里条件差,想着酒做得好可以卖,我们就慢慢尝试,最开始只能靠周围的人来买,后来我们就去大马路边上卖。
鲜艳的父亲是当时第一个将黄酒进行售卖的农户。看到鲜艳家依靠黄酒逐渐致富,许多农户便开始学着酿酒出售,依靠着比邻进出房县必经之路的优势,土城镇的黄酒渐渐被大家所熟知。
2014年,为了贯彻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县委县政府决定以黄酒产业为基础,在土城镇着力打造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黄酒民俗文化小镇,并以每股500元的股金吸纳农户入股,合作社每年会将纯收益的60%给予社员进行分红,鲜艳和许多农户作为第一批社员加入其中,建酒坊,开民宿,生活逐渐好了起来。而此时,远在武汉打工的谭学云也听闻了家乡的变化。
十堰房县城关镇三海村村民 谭学云:我在电视上看到,做黄酒有低保,小孩读书还有补贴,这么好的政策,我就决定不在外面打工,就赶紧回来了。回到家乡,谭学云将自己的实际情况告诉了村干部。根据“精准扶贫”的相应政策,谭学云一家享受包括低保、养老金、合作医疗、教育等共计13项扶持政策,还获得了10000元免息贷款,这对于谭学云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为此她专门写了一首打油诗。
十堰房县城关镇三海村村民 谭学云:我没有这一万元难上又加难,塑料桶倒便宜, 顾客一看不愿意,导致我的收入上不去。如今有了一万元,大缸装小缸卖,我的生意渐渐好起来。
2016年,黄酒民俗文化小镇初具规模,谭学云被政府推荐到黄酒民俗文化小镇向酿酒大户鲜艳请教酿酒技艺。这几年,鲜艳已经吸纳了30多名贫困户在她的厂房务工、学习。作为全村第一个进行酿酒出售的酒坊,鲜艳有着自己的使命感。
十堰市房县土城镇土城村村民 鲜艳:我帮他们指导,看看他们的酒做得成不成功,假如做了以后卖不完,那我还会帮他们去卖,大家生活都好起来了才算好。
这种山里人质朴乐观的性格,酿成了黄酒中最迷人的一抹底蕴。如今,土城镇共拥有黄酒专业合作社6家,从事黄酒经营的农户1039家,带动贫困户313户。截至2019年,全县黄酒产量达5.6万吨,全产业链实现产销值20亿元,同比增长20%。今天,鲜艳打包好订单准备寄往新疆,谭学云将新做的黄酒装壶出售,一切平和,安详,充满希望。
记者手记:酝酿幸福的味道我们驱车行驶在这条进出房县的必经之路上,鼻尖飘过醉人的酒香,眼前拂过招展的酒旗,仿佛在宣示是一场鼓舞人心的攻坚之战即将胜利的消息。在秦巴大山的深处,贫困曾经是束缚希望的茧,困住了一代又一代人。
是什么让今天的我们有幸破茧而出?从谭学云、鲜艳的故事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是“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国家意志,是当地政府对自然与历史馈赠的珍视与利用,是一双双勤劳的手,紧紧相牵。就是这些,聚合起力量,化作击碎贫困最尖锐的矛。行驶在这样的道路上,我们心生欢喜,品味大山酝酿出的幸福味道。
图文来源:湖北新闻 记者:秦巴山区蹲点报道组
责任编辑:张雯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