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养殖的转型——弃了豚鼠 来了猪兔

2020-08-21 17:31   红网  

疫情发生后,特种养殖业受到直接冲击,对于从事该行业的养殖户来说,弃产、转型将成为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新田县门楼下瑶族乡从事特种养殖的合作社,主动适应新变化,在转型养殖过程中,积极探索新途径,谋划新发展。

7月17日,在门楼下瑶族乡起头岭村,新田雄结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井信正从地里割回红薯藤喂养兔子,一只只成年的灰兔,在饲养栏里安静地啃食薯藤,显得特别呆萌可爱。该合作社在养殖灰兔前,主要从事豚鼠养殖,疫情发生后,合作社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对豚鼠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现有养殖场地进行科学改造,同时派出人员参加政府主办的养殖技能培训。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后,合作社结合实际转产灰兔养殖。目前,合作社引进养殖的第一批500只灰兔即将上市售卖。

“我们尝试引进的第一批灰兔来势良好,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带动贫困户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合作社负责人李井信满怀信心地说。

受疫情影响,转型养殖的还有门楼下瑶族乡高岱源村的竹鼠养殖大户邓文娥。见到邓文娥时,她正在生猪养殖大棚里,用当地的野菜熬煮猪食。

“这个是绿色食品,全部是山上割回来的野草和野菜,吃百草长大的猪,肉质能不好吗?”邓文娥一边搅拌猪食,一边乐呵呵地介绍到。

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明确了33类家养畜禽种类,备受关注的竹鼠、蛇类、豪猪等动物均未划入其中。这意味着,这些动物将不能作为畜禽养殖动物进行养殖管理。根据政策,邓文娥当时养殖的上千只竹鼠,将由政府按规定补偿价,统一收购处理。

邓文娥是一名有着17年党龄的党员,面对政府防控疫情的措施和政策,她以高度的党性觉悟,服从大局,配合政府处理了辛苦养殖的竹鼠。在当地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有着多年养殖经验的邓文娥,根据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型生猪养殖,并取得成功。

“养殖很顺利,今年预计出栏一百头,明年规模还要扩大。”邓文娥说。

门楼下瑶族乡植被茂盛,生态优良,特种养殖业曾是当地村民主要的增收渠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乡5家养殖合作社分别转型。当地党委政府在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产业规划、出台补偿政策等,正有序引导特种养殖户转型增收。

门楼下瑶族乡党委书记雷超介绍,接下来,乡党委政府将积极争取上级相关的产业奖补和产业扶持资金,让转型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为新转型的产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和销售途径的拓展,保障转型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红网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责任编辑:李芬

在微信中长按识别上图二维码,

或找小牧民 ‭1‭‭‭3971591889

加入垄上畜牧社群!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670/201911/742bc1ce018e614e9219d7c7228b4cff.jpe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