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湖北考古人:掘地求知 复活历史

2020-08-26 14:44   楚天都市报   戎钰, 萧颢

聂士祥(右)和队友在发掘工作中

5000年前的人类如何生活,答案或许就藏在这些碎片中。

从武汉驱车3个小时,便能抵达位于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的屈家岭遗址。

这里是屈家岭文化的命名地。遗址总面积2.84平方公里,是一处距今约5300年—4500年的新石器时代大型环壕聚落。屈家岭遗址的发现,刷新了考古界对长江中游史前文明的认识,在考古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从1955年至今,屈家岭遗址共经历了4次考古发掘。5年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陶洋带队在此驻扎,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根据考古发现来复原5000年前的人类历史。

8月17日,在屈家岭遗址一处发掘点的“阳光棚”里,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了这群野外作业的湖北考古人。

桑拿天在阳光棚里发掘忙

每天清晨6时许,陶洋和队友们就要从考古工作站出发,骑10分钟自行车来到野外发掘地。他们上午工作4个小时后回站休息,下午4时30分许继续开工,直到天色暗下。

陶洋体格健硕,一身小麦色皮肤,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常年晒太阳的人”。他告诉记者:“这份工作时间表,是为了应对近期的高温天气,尽量避开每天最热的几个小时。就算这样,还是很热,一般人真受不了。”

17日下午,楚天都市报记者跟着陶洋来到发掘地。一片面积约200平方米的区域,被四四方方的棚子围起。记者以为这座棚子是物理降温手段,没想到一踏进去,豆大的汗珠立刻冒了出来。

怎么棚里比棚外更热?陶洋笑着解释:“搭棚子主要是为了防雨,保护重要遗迹。顶上用透明玻璃,是为了保证视线不受影响,工作人员能更准确地研判土质。”

天气预报显示,当天京山最高气温为35℃。由于工作棚不通风,里面的温度比露天更高。

开工后,陶洋和队员们各司其职,在黄土地上忙活了起来。

据陶洋介绍,为配合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2015年5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荆门市博物馆、荆门市屈家岭遗址保护中心,成立联合考古队,在此开展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

这5年里,陶洋迎来送往了不少队员。目前常驻工作站的有十几名考古好手,有的负责田野发掘,有的负责室内修复,有的负责器物绘图。经过努力,联合考古队完成发掘面积4500平方米,清理了墓葬、房址、陶窑群、灰坑等260余处遗迹,出土了数百件器物。丰富的考古发现,客观真实地展示了5000年前长江中游的文明进程和辉煌文化。

考古的乐趣是无与伦比的

“这个位置,以前肯定有两间房。”“判断依据是什么?”……

在发掘地一角,陶洋与队员汪献佐一边抹着脑门上的汗,一边热烈讨论起来。

在记者眼中,他们脚下的土地再平常不过了。但在两名经验丰富的考古人看来,那里有着5000年前人类的诸多生活遗迹。

陶洋尽量通俗地向记者科普:“你看我们做的标记,这里是一个灶台,说明我们站着的这片区域,是史前人类的一处住所。”

考古工作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田野发掘阶段,需要很多近乎枯燥、重复性的劳动。我们一边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发掘,一边要时刻思考,分析、判断不同地层的不同土质、土色、包含物意味着什么。这是对考古人专业能力的考验。”陶洋说。

在蒸笼一般的工作棚里,如何做到冷静思考?陶洋说:“我们情愿高温,也不想下雨。一旦下雨,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就得暂停,这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年度的工作进度。”

2002年,上大学二年级的陶洋开始参加田野考古实习。18年来,他对考古事业甘之如饴。他自豪地对记者说:“考古的乐趣是无与伦比的。考古人在工作中收获的职业幸福感,是金钱无法替代的。”

为了打消记者的“田野考古太辛苦”的看法,陶洋带领记者来到附近的遗址展示保护大棚。他卖力地介绍着:“很先进,面积大,通风效果也很好,队员在这里工作,不像那边那么热。其实,我们现在的工作条件,比以前已经有了巨大进步了……”

请大家帮年轻队员牵红线

考古的乐趣,聂士祥已经亲身体会了30年。这位头发有些花白的资深考古人,1991年就与文博事业结缘,目前从钟祥市借调到屈家岭遗址,进行田野发掘。

一个人是不是真的热爱他的事业,其实很容易判断。和记者聊起考古时,聂士祥的语调轻快愉悦,尤其是说到田野考古,他更是眉飞色舞,令人动容。

“做田野呢,肯定是辛苦的,但我就是对考古有兴趣。考古工作中的发现,让我有一种穿越感,像是在和几千年前的古人沟通,了解他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当你把这些发现和同行们交流、碰撞,最后印证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会让人异常兴奋。”聂士祥说。

对大多数人来说,史前考古所发现的遗存,远不如金银珠宝或青铜器的出土吸引眼球。但聂士祥表示:“我更愿意做更久远时期的考古,因为我们对那个时期人类活动的了解还远远不够,要靠我们考古来发现。”

采访中,“湖南留守女生报考北大考古系”的话题也被提及。聂士祥对这位女生赞不绝口:“她的选择说明了她的价值取向,我挺欣赏她。”

发掘队里有不少90后甚至95后队员,聂士祥对他们更是欣赏有加:“他们有很多好创意,经常让人眼前一亮。他们的电脑操作能力很强,用无人机航拍考古现场后,再在电脑上处理合成,资料体现得更直观、更精确。发掘过程中采集的土样,经浮选后获取的植物种子,他们带进实验室检测,就可以推断出古人吃的是大米还是小米……看到考古事业后继有人,我真的很高兴。”

在盛赞年轻考古人的同时,聂士祥和陶洋不约而同地拜托记者一件事:帮年轻考古人牵红线。

陶洋说:“考古队在考古工地一驻扎就是好几年,队员们只有节假日才能回趟家。我们这些年轻人都挺优秀的,唯一缺点就是出差时间太长,经常连相亲都抽不出时间。你们能不能呼吁一下,帮这些90后考古队员介绍个对象?”


图文来源:楚天都市报 记者戎钰 摄影萧颢

责任编辑:许蓓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670/202008/669bc5b3168f7ff38d02e390ed1b24a8.jpe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