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火爆全国夜市的小龙虾,每吃3只小龙虾,就有1只来自这里!

2018-09-14 22:22   荆州日报  
垄上水产纵四海,服务八方暖人心!


 央广网北京3月19日消息(记者张毛清)据中国之声《央广演讲台》报道,3月18日,全国人大代表、荆州市长崔永辉做客中国之声《央广演讲台》特别节目,分享荆州与长江的故事,讲述如何实现荆州绿色振兴。

  “历史文化名城荆州,是一座为长江而生、因长江而美、依长江而兴的城市。”崔永辉介绍,得益于长江在气候、地理、土壤、交通等方面的馈赠,荆州地富民丰、交通便捷。建国以来,荆州粮食产量常年约占全国百分之一,淡水产品已连续24年稳居全国地市之首。火爆全国夜市的小龙虾,荆州年产29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0%,市民每吃3只小龙虾,就有一只来自荆州

  记者获悉,荆州计划做大做强小龙虾,到2020年,实现小龙虾产业“4561”发展目标,即养殖面积达到400万亩(其中虾稻面积350万亩,池塘养虾面积50万亩);年产小龙虾50万吨;小龙虾综合产值达到600亿元;为农民增收100亿元以上。

  近年来,以“虾稻共作”为主要模式的小龙虾产业因其可观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得到快速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已成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但也存在种源建设不配套、产业水平不高、加工滞后等突出问题。荆州计划做大做强小龙虾产业,将充分利用全市小龙虾特色资源优势,培育3--5家小龙虾加工上市企业,县(市、区)要引进和培育一批过亿元的小龙虾加工企业;要依托和支持荆州市小龙虾产业协会打造“荆州小龙虾”区域公用品牌,坚持办好“荆楚味道荆州小龙虾节”。县(市、区)要加强本地小龙虾品牌建设,引导市场主体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主产县(市、区)要建设3-5个全国知名的企业品牌或产品品牌;优化传统流通渠道,按照以国家级荆州淡水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以主产县(市、区)专业产地批发市场为重点,以乡镇收购分拣点为补充的布局,完善小龙虾市场流通体系。
  同时,荆州将按照集中连片、排灌方便、水质优良的要求对小龙虾养殖基地进行规划布局,积极引导土地(水面)经营权向合作社(联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规范有序流转,全市规划利用水稻种植面积的70%左右,养殖池塘面积的三分之一发展小龙虾养殖等。
  然而,多年来的围湖垦田、畜禽水产养殖业的过度发展,沿江企业违法排污,非法码头随意侵占长江岸线,导致长江水系生态正在不断退化。
  “长江流经荆州483公里,占整个长江中下游的四分之一,荆州8个县市区全都紧邻长江,保护好长江生态,荆州负有义不容辞的重任。”崔永辉说,两年多来,荆州市对流域生态环境开展了力度空前的全面集中整治。
  洪湖18.9万亩的围网全部拆除、364处非法码头全部清理拆除、全面实施秸秆禁烧、关闭了71家违规企业......随着流域生态环境集中整治的不断推进,现在,荆州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市85.7%的地表水断面达标,达标率提高了19%,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拆除围网的第二年,洪湖的野莲花恢复了5万亩,10万只候鸟回到洪湖过冬,“四处野鸭和菱藕”的景象重现;退出耕种土地8000亩,为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扩展范围,让世界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重回这片古老的故园繁衍生息。
  “杜绝污染,不能只靠打击、处罚;生态引领,还需要绿色发展来做支撑。”如何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进入良性互动的协调发展格局,崔永辉介绍了一套荆州绿色发展方法论。
  他说,在农村,通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广“虾稻共作”模式220万亩,使农药、化肥投放大幅度减量,水稻的品质提高,达到节约成本,增加收益的效果,据测算,每亩稻田农民的纯收益净增3000元以上。在城市,对沿江重化工企业开展全面集中整治和搬迁改造,出台财政、土地等优惠政策,支持企业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之路。此外,文化旅游业是荆州的优势所在,目前正在创建5A景区,打造全域旅游品牌。多家知名文化旅游公司已入驻荆州,文化旅游产业正在成为荆州绿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湖北荆州市积极探索小龙虾产业发展之路
湖北荆州市积极探索小龙虾产业发展之路不经意间,小龙虾爬上人们的餐桌,成了美食界的“网红”,火遍大江南北。小龙虾征服着食客味蕾的同时,也为地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我国小龙虾品牌版图上,江苏盱眙县和湖北潜江市名气最大。但是谈到产量高,荆州却是当仁不让。今年5月18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监利县“中国小龙虾第一县”称号,认定监利县小龙虾养殖规模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业界更是直言“中国龙虾看湖北,湖北龙虾看荆州”。
但产量上的遥遥领先与产业品牌的缺失,却是荆州小龙虾产业发展面临的尴尬境地。如何破解这一发展瓶颈,让产业名气与产量相匹配?怎样让荆州的小龙虾产业叫好又叫座,是摆在荆州面前的一道考题。

资源优势奠定产业发展基础
2016年,年产24.65万吨,占全国小龙虾产量的27.42%,占全省产量的50.41%,是潜江市小龙虾产量的5.29倍;全国小龙虾产量排名前10位中,荆州占有4席,监利县、洪湖市、石首市、公安县分列第一、二、六、七位……这是今年6月,农业部授权发布《2017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中,涉及荆州小龙虾产业的一系列数字。
透过数据,看到的是荆州小龙虾产业的资源优势,是小龙虾产量在全国、全省的重要地位。
荆州小龙虾产量稳居全国前列,既得益于江汉平原的天时地利,更是地方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结果。
近年来,荆州市各地大力实施“虾稻共生”“虾稻连作”,推动了小龙虾产量大幅增长。
从2009年到2016年,荆州市小龙虾产量由10.49万吨快速增至24.65万吨,增长幅度达到135%,年均增速达到13%,尤其是2014年至2016年,产量年均递增速度更是高达19%。
小龙虾产业发展,从养殖入手,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增长了产量,还为养殖户带来了实际收益。
国家统计局荆州调查队对19户实施“虾稻连作”的农户进行了深入调查。通过分析发现,2016年,19户农户虾稻连作种植面积有248亩,虾稻连作与单纯种粮相比较,每亩纯收入平均增加1193元,稻虾连作的收益是纯种粮收益的2.42倍。
“今年,19户农户的稻虾连作面积增加到300亩。”荆州调查队有关负责人说,假设今年种粮纯收入与去年持平,根据计算,今年虾稻连作与单纯种粮相比较,每亩纯收入将平均增加2211元,稻虾连作收益是纯种粮收益的3.64倍。
二者相较,稻虾连作为农户带来的效益不言而喻。
小龙虾产量的猛增,也影响着产业链下游环节。
谈起小龙虾加工企业,洪湖市水产局副局长颜昌胜语调高昂,“在洪湖,小龙虾是供不应求”。仅德炎水产和宏业水产两家公司,今年顶峰时期,每天的小龙虾加工产量高达30万斤,“即便是这么大的量,仓库里也看不到一只虾”。
这一现象在企业得到证实。湖北金鲤鱼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沙宁对此深有感触,今年来公司买小龙虾的客户,都是带着现金来的,还要等产品。
可以说,荆州小龙虾产量的优势,产品品质的优势,在行业内毋庸置疑。

品牌力弱酒香也怕巷子深
效益在前,吸引了更多荆州农户加入养虾大军,推动了产量猛增,让荆州稳坐全国第一产虾大市的宝座。然而,荆州却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品牌。
洪湖德炎水产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荣林说,公司生产的很多畅销产品,都是直接用驻厂电商带来的品牌包装,打上别人的牌子。
《2017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称,各地为赢得市场占有率和增强市场竞争力,围绕小龙虾产业在养殖加工、电商、餐饮、冷链物流等,打造了22个知名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其中,湖北省拥有的10个知名品牌中,有9个属于潜江市。
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央视发布的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榜中,“盱眙龙虾”品牌价值达到169.91亿元,居全国淡水产品品牌价值榜榜首。“潜江龙虾”注册地理标志,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潜江龙虾节”被授予“中国最具地方特色物产节会”荣誉称号,潜江市被授予“农产品地理标志创建示范县”“中国节庆品牌示范基地”“中国最具魅力节庆城市”等荣誉称号。
荆州小龙虾产品的品牌则处于空白。身为监利县汴河镇星兴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幼堂对小龙虾的养殖、销售很熟悉。合作社养殖的小龙虾由于品质过硬,每斤小龙虾价格比潜江的要高2到3元,可是却没有潜江小龙虾有名,“我们没有知名品牌的支撑,缺乏有力宣传,酒香也怕巷子深。”
放眼荆州,作为全国小龙虾产量第一的大市,却至今没有叫得响的荆州小龙虾知名品牌。补长短板做强产业势在必行
荆州小龙虾产业发展的短板,已经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
近年来,荆州市水产局组织专人,前往潜江等地,考察小龙虾产业发展情况。“小龙虾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城乡居民致富的幸福产业、地方经济增长的朝阳产业,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水产局副局长赵恒彦对产业进行深入剖析。
“要着力打造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凝聚带动作用。”赵恒彦建议,龙头企业可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各类经营组织深度发展,有大型养殖基地的企业,可与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拓展物流配送和市场营销等下游链条,辐射带动专业合作社、家庭农村、专业大户进入市场,真正担负起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助推产业的良性发展。
扩大协会影响力。今年5月,为推动产业发展,荆州成立小龙虾产业协会。以协会为纽带,能组织吸引本地小龙虾养殖户、销售商等,互通信息,加强相互合作。在赵恒彦看来,荆州有庞大的小龙虾养殖户群体,有必要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组织,形成成长型行业协会培育机制,促进荆州小龙虾产业健康发展。
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拓展市场,在规模上做加法,在效益上做乘法。赵恒彦说,小龙虾产业的精深加工领域,也是荆州小龙虾产业应该努力的方向。
“关于小龙虾加工这块,我们还处于初加工阶段,仅仅只是把小龙虾洗净、煮熟、剥壳、调味装袋、冷冻出售,工艺相对简单,附加值也就较低。”赵恒彦说,荆州小龙虾产品精深加工还是空白。
赵恒彦所说的小龙虾产品精深加工,是指以虾壳等为原料,进行深加工。“在潜江,有一个全国唯一的淡水甲壳素精深加工基地,甲壳素及其衍生物正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应用领域十分广阔。”荆州曾经也有过类似企业,但最终因为种种原因退出市场,“在这个领域上,我们还有很多文章可做。”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水产局等部门积极参与各地举办的水产博览会,加强与地方行业的交流,学习吸收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结合荆州本地实际,探索荆州小龙虾行业的发展之路。行业有关专家也建议,小龙虾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地方政府可在政策、资金、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扶持、引导、规范,以长远的眼光看待产业发展,制定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做强荆州的小龙虾产业。(责任编辑:付羊波)


来源:荆州日报, 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垄上水产观点
声明:本文转载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670/201809/d9dd31ffbff8d7e3950368f1812fc559.jpe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