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000万元到1.85亿元银行存款,看安徽小龙虾养殖第一乡——三流乡村民如何脱贫致富

2018-09-14 22:25   水产养殖网  
垄上水产纵四海,服务八方暖人心!

曾几何时,大多数农村人为了生存,都逃脱不了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的宿命。三流乡的村民亦是如此,迫于生计,他们不得不背起行囊,奔赴全国各地讨生活。

然而,从2012年开始,情况有了微妙的变化,外出打工的人渐渐不出去了,纷纷呆在家养起了龙虾。由2018第二届中国小龙虾产业大会发起的龙虾中国行系列报道第三站来到了有着“安徽小龙虾第一乡”之称的霍邱县三流乡。

霍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李进村站长向我们介绍,截止到目前,三流乡养殖龙虾超5万亩,10个村全部有连片养殖龙虾区,7个村连片养殖均在千亩以上,全乡126家家庭农场中有103家、31家合作社中有19家参与龙虾养殖和销售服务等。

究竟是何魔力让这些村民如此热衷于养虾事业?

市场需求暗含商机

龙虾,也叫克氏原螯虾,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在中国,龙虾是个“舶来品”,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美国传入中国以来,龙虾早已成为餐饮界的“网红”,引无数人为之垂涎。

据有关调查显示,中国龙虾市场消费群体主要是80、90后,他们生活在大中型城市,闲暇时喜欢约上三五好友聚聚,而龙虾在他们心中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十三香小龙虾、麻辣小龙虾、油焖大虾......无一不刺激着这些食客的味蕾。

强大的市场需求让三流乡人看到了商机,他们不再执着于外出打工,转而从事龙虾养殖事业,或许他们都没想到,自己的决定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他们自身甚至整个乡村的命运......

按照当地人的描述,从前,除了外出打工的人,平时留在村子里的人闲着没事干,为打发时间,部分人就聚在一起喝酒打牌,有的时候甚至聚众打架,矛盾不断。但养殖龙虾让他们的生活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每天早晨二、三点钟,养殖户就起来收虾,五点钟开始卖虾,完事回去整田晒网,午饭休息后便下网投喂饲料,忙得不亦乐乎。10亩以上的养殖户每天收入都在好几百元,“天天打牌,就算包赢,也不能天天赢几百元”道出了多数群众的心声。

尽管养殖户起早贪黑忙活,但龙虾市场供不应求也是常有的事,每天,市场上从300-500斤到3-5万斤,最高达6-7万斤,都销售殆尽。

龙虾大量上市的季节,很多外地客户常住在三流乡收虾,每天早上八点钟,整车整车的龙虾被运到运到合肥、上海、南京等地,远的甚至送到北京。不超过一天,这些龙虾便被“请”上了餐桌,成为龙虾爱好者的盘中餐。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在中国,小龙虾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它们喜欢生活在水体较浅、水草旺盛的湿地、湖泊和河渠内。而三流乡所在的霍邱县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全县总水面有62万亩,其中可养水面就占到了52万亩,另有20万亩滩涂地可发展水产养殖。这样的自然条件,尤其适合发展稻渔综合种养。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既然有了好的条件,就得好好利用起来。因此,霍邱县积极推进稻渔综合养殖项目,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从2005年起,全县便尝试稻田养小龙虾,经过近10多年的发展,现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养殖规模。



三流乡老集千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


截止2016年,全县30个乡镇、1个开发区和东湖渔业村共有243个行政村的1625户扶贫户实施了渔业扶贫项目,养殖面积2.71万亩,其中785户通过发展稻渔综合养殖项目实现脱贫。

三流乡也不例外,三流乡位于城东湖西岸,淡水资源十分丰富,土壤也极其肥沃。更幸运的是,城东湖属于省级自然保护区,方圆50平方千米内没有任何企业,水都是从大别山山区无污染流到城东湖,既适宜龙虾生长,也能确保龙虾的质量。如此优越的条件,让养虾人看到了希望。

因地制宜,合适的生产模式

从前,稻田就是用来种稻的,而龙虾养殖大都是池塘饲养,但后来,龙虾的“出身”有了变化,从池塘进入了稻田,“稻田养虾”一度成为一种趋势。

顺应市场的趋势,霍邱县养虾采取的也是“稻田+龙虾”的养殖模式,将种稻和养虾结合起来,水稻和小龙虾共生互利,从而获得稻、虾双丰收的生态养殖模式。

在稻田养虾的基础上,随着长期的实践经验,三流乡养殖户根据自身的养殖情况还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特点:

为了保证虾的品质,三流乡人选择在秋季投放虾苗,这样龙虾就可以利用稻田内有机质生长,待到春节后适量投放少量黄豆补充,种一些伊乐草做饲料,不用其他混合饲料,做到纯天然无公害饲养。

正常情况下,像江苏盱眙等外地养殖户从每年2-3月份投放虾苗,6-7月份上市,10-11月份结束。而三流乡养殖户却反其道而行,在水稻收割后的9-10月份投放虾苗,第二年2-3月份上市,采取连续捕捞销售模式,个头大的销售,个头小的放回稻田继续饲养,随市场行情定价。至6月份结束,改种水稻插秧,基本以稻虾轮作为主,一般亩产达160-260斤左右,每亩龙虾纯收入在2000-3000元,有的甚至更高。

政府积极引导养虾项目


三流龙虾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为了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政府不断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贫困户养殖龙虾。

一方面,政府积极宣传稻虾轮作的效益,并投入财政资金给养殖户补贴,为部分养龙虾农户免费抽水灌田。

另一方面,政府与县有关部门对接,邀请专业人员进乡宣传培训,请技术人员田间指导。

五年以来,稻田龙虾养殖不仅改变了三流乡的整体风貌,也让养殖户钱包鼓起来了,据三流乡农村商业银行统计,截止当前,乡民存款达1.85亿元,比五年前的8000万元多出了1.5亿元。                                                                

如今,三流龙虾已慢慢走出了自己的品牌,但这还远远不够。走上了养虾这条路,他们希望能够越走越远,今后,他们说想在原有品牌的基础上,抓好龙虾深加工,抓好养殖过程全程服务,把牌子给打响。

以点带面,稻渔综合种养辐射全县32个乡镇,共覆盖11万亩

据霍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李进村站长介绍,霍邱县自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项目以来,成效显著,目前形成以三流乡、夏店镇、潘集乡、花园镇等为主,辐射全县32个乡镇的稻渔综合种养板块,覆盖面积近11万亩,其中稻渔综合种养万亩基地乡镇一个(三流乡),千亩种养基地村21个,百亩以上种养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或大户216个,全县稻渔综合种养户达3477户,从业人员2.1万人。李站长告诉我们,2017年小龙虾产量大约1.1万吨,产值4.4亿元,3000多户贫困户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其中1500多户实现脱贫,全年发放产业扶贫资金2690多万元。




一望无际的万亩示范区


李站长表示,为推进稻渔综合种养,霍邱县尝试了多种方式:

首先,霍邱县委县政府十分关注全县水产业发展,切实加强对稻渔综合种养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明确2017年实施稻渔综合种养百亩示范点、千亩示范片、万亩示范区创建工作,给通过考核验收的百亩示范点、千亩示范片、万亩示范区分别奖补5万元、20万元、30万元,从而调动养殖户的积极性。

其次,各乡镇村对从事稻渔综合种养大户加大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力度,帮助村民了解和掌握政策,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明确稻田养渔开挖的土地直接用于农产品生产的设施用地,允许合理改造集中集约利用土地。

另外,充分发挥龙头产业的带头示范作用,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水产品加工园区,打造小龙虾加工企业平台。比如,三流乡新建的龙虾交易市场约600平方米,日交易量能够达到3万斤以上。

最后,县水产技术部门实施包村联户推广项目,支持水产指导员结合春季科技下乡、科技入户活动对养殖户进行免费技术培训,免费上门指导,帮助种养农户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引导全县稻渔综合种养健康发展。目前已在三流、曹庙、岔路等乡镇组织培训6场次,培训人员近800人。

据2017年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小龙虾产量排名TOP30中,霍邱县在安徽省位列第三,霍邱县水资源丰富,稻渔综合种养可发展空间较大,随着小龙虾养殖技术的逐步普及,和相关产业配套的逐步完善,霍邱县未来或将成为小龙虾产业的一颗新星。(责任编辑:付羊波)


来源:水产养殖网, 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垄上水产观点
声明:本文转载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670/201809/44733789c75de559b0874515102d9c56.jpe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