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罕见铭文铜旗杆 屹立170余年光亮如新

2020-11-30 17:21   十堰晚报   朱江


在武当山太和宫西门外,屹立着一根奇特的旗杆。它高6米多,为纯铜材质,虽历经170多年风雨,仍光亮如新。它的珍贵之处不仅在于其堪称武当山最高的铜旗杆,还因为旗杆上清晰可辨的铭文。

铜旗杆屹立武当山170多年

记者在武当山太和宫西门外采访时发现,这根铜旗杆立在石蹬道旁边,极不起眼。旗杆高6.14米,为纯铜空心管,虽历经170多年,依然光亮如新。

仔细观察铜旗杆,可见上面两排铭文:“大清道光二十三年岁次癸卯孟秋月,道人李智□捐资重造。献”(注:□为钝器割刮后辨认不清的字)。据2012年长江出版社出版的《武当之最》记载:“是全山唯一的铜旗杆,也是现存最高的旗杆。”

道光二十三年是1843年。铭文上的“重造”,意思是这里原来有一根旗杆,或遗失或损毁,因此重造了一根。孟秋,指秋季第一个月,农历七月。整段铭文的意思是,1843年农历七月,一位名叫“李智□”的道人捐资重造了旗杆。

在中国古代,旗杆由杆座、杆身、杆头三部分组成。杆座左右由夹杆石上下榫口套牢固定;夹杆石以上为杆身,一般选用杉木制成;旗杆的上端有一个官帽造型的旗杆斗,上宽下窄,酷似量粮食的器具“升”,寓意步步高升。

其实,古代武当山各宫观都有旗杆,且大都是成对的。今天的玉虚宫龙虎殿前,仍存有两座旗杆的石座。


原来的旗杆或毁于战乱

这根铜旗杆诞生在清朝日益衰弱的年代。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年号道光,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两年后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会长杨立志教授撰著的《武当文化概论》一书指出,清朝后期朝政腐败,官吏搜刮民财,中饱私囊,民不聊生。那时候,武当道教虽然出了一批高道,整修庙宇,致力于教务的整顿,但终因战乱频仍,宫观多毁于兵燹。

在清朝,发生在鄂西北地区并对武当道教有较大影响的战乱多达数次,每次都对武当山造成重创。频繁的战乱,使武当山大量宫观被毁,文物遭窃,而且道众生命也无保障,使武当道教日渐没落。

由此可见,清道光年间以前,太和宫西门外就有一根旗杆,因战乱重创武当山,旗杆被毁,后人重新补造了铜旗杆。

清朝皇室不再供养武当山

新旗杆由道人捐资重建

在铜旗杆的斜对面,是武当山著名的皇经堂。

太和宫的皇经堂是道徒们每天早晚颂经的地方,也是武当道教一处重要的祭祀场所。堂内上悬金匾一块,上书“生天立地”4个金色大字,为道光皇帝御笔亲书。

清朝,皇室不再负担武当山的供养,宫观香火断续,道众四散。失去了皇室的供养,连重建一根小铜旗杆都需要道人捐资。

那么,道光皇帝为何又要给武当山御赐金匾呢?杨立志指出:“清朝皇帝取得政权以后,对武当山的情况不太好处理。一方面,他不能特别重视武当山,因为这是明朝皇室的圣地,是明朝皇帝的家庙;另一方面,他又不能不重视,他必须对道教给予一定的关注。”《清实录》中记载,故宫钦安殿内供奉着真武神,每年皇帝寿辰的时候,清朝皇室都会在殿内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滇铜对于武当山营建修缮贡献大

武当山古建筑群拥有许多铜铸建筑及构件,其中不少取材于滇铜。据《明史·食货志》记载,明朝滇铜开发在全国占据一定地位。到了清朝,云南东川府依然是滇铜的主要产地之一,运往京城铸币的铜材大部分来自东川府所属铜场。

明万历年间,云南昆明及附近地区的信士共同铸造148根青铜栏杆,今天依然环绕在金殿四周。这显示了滇铜对武当山金殿的贡献,已成为一个永久的标志。

清乾隆年间,安徽安庆进士檀萃在其《滇海虞衡志》中说:“铜独盛于滇南,故铜器具为多, 大者至于为铜屋……”在明永乐年间营建武当山宫观群的时期或之前,云南究竟为朝廷提供了多少铜材不得而知, 但从明清时期滇铜开发的状况来看,当时其产销在全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宋元时期,金属旗杆兴起。后清朝又大量出现,但主要是铁旗杆,铜旗杆极少。在海拔1000多米的武当山太和宫,为何要竖一根铜旗杆?记者推测,至少有标志、装饰、传递信息、彰显神灵崇拜等功能。

今天,仰望6米多高的铜旗杆,我们可以大胆推断,这根质地优良的铜旗杆,应取材于云南。


图文来源:秦楚网-十堰晚报 记者朱江

责任编辑:许蓓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670/202011/9842225b20a2f82ddc6ab0a55c719006.jpe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