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来了!冷空气将速冻大江南北!你家蔬菜够抗冻吗?

2020-12-12 16:28   中国蔬菜   中国蔬菜

近日,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回暖,不过,新一股较强冷空气正在酝酿中,预计,12月11日至14日,将自西向东给我国中东部地区制造大风降温,局地降温达10℃左右,近20个省会级城市气温将创新低,局地寒冷程度堪比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四九。

12日起,较强冷空气

将自北向南影响

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

江淮、江汉、江南

西南地区东部和华南地区

上述大部地区将有6℃~8℃降温

局地降温10℃以上

北方地区并伴有4级~6级大风

北方的明显降温主要集中在12月13日

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

天津、兰州、银川、西安

济南、郑州等

多个省会级城市的气温

都将创下半年来新低

像是呼和浩特、长春等地

最低气温将跌破-20℃

内蒙古图里河最低气温或将跌至-40℃

真的是“人间冰窖”的感觉!

天津最高气温也将只有-1℃

也是今年入冬后首次全天跌破冰点

南方的降温则出现在12月14日

合肥、武汉、南京、长沙

南昌、杭州、成都等多个大城市气温

将纷纷创下半年来新低

尤其是武汉、长沙

最高气温都将不足5℃

再来看降水▼

预计今明两天

新疆部分地区的降雪以及

西南地区东部的阴雨仍将持续

另外,在华南东部的部分地区

还将有弱降雨出现

像是近期降水持续偏少的

广东、福建一带

可能有小雨出现

预计13日-14日

贵州到长江中下游一带

还将可能迎来降雪

不管怎么说,这股冷空气实力强劲,雨雪范围广大,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在这场冷空气中都极易感冒。本周六起,冷空气就将影响北方,周日起影响南方,下周在这股冷空气还有下一股接力冷空气持续骚扰下,全国都会非常寒冷,还请大家做好准备。

气温骤降,早防冷害

黄瓜、番茄、辣椒等主栽蔬菜均为喜温蔬菜,耐寒能力较差,一旦棚内气温低于10℃,就会受到一定程度损害;低于5℃,蔬菜生理机能出现障碍,导致明显减产。但与霜霉病、灰霉病等侵染性病害相比,绝大多数菜农对冷害的认识还相当薄弱。

冷害症状表现不如冻害那么明显,很多菜农只是发现蔬菜长势不太正常,但好好管理仍可恢复。蔬菜冷害主要表现在叶片上,菜农要注意观察。

1、叶片下垂

夜温在10℃以下时,蔬菜植株就会表现叶片下垂,叶片周缘起皱纹。低温下发育的叶子缺刻深,叶身长,叶色深,生长缓慢。

2、水渍症状

低温持续时间长,大棚湿度大而较少通风时,叶背面可能会出现水渍症状,尤其是黄瓜、辣椒等表现较为突出。这是由于夜间气温低,尤其是地温尚高时,细胞里的水分流到细胞间隙中而引起的。植株长势好时,水渍状可在太阳出来后消失。但若植株衰弱或完全衰弱时,白天温度升高水渍状也不消失,这样几经反复,就会造成细胞死亡,叶子枯死。

3、叶脉间凸起,虎斑叶。

低温下,蔬菜叶片主脉间叶肉会出现褪绿变黄或者凸起症状,果实膨大受阻,生长缓慢。这是由于夜温过低,光合作用制造的碳水化合物不能及时向外部运转,在叶内沉积下来所造成的。如果温度回升能维持一段时间,碳水化合物能顺利而充分地转换时,果实便可顺利膨大,叶片也能慢慢恢复。

受冷害时间长了,蔬菜生长点等会受到进一步损伤,出现花打顶、封头等问题。

面对渐冷的天气,菜农应抓好棚室保温工作,提高蔬菜抗逆能力。

1、加强棚室保温

棚室外覆盖保温被、草苫等材料,并加盖一层塑料薄膜;棚室内搭建简易小拱棚;棚室四周、后墙和棚脚处增盖多层草苫(帘),可有效防风保温;通风口处和大棚门口设置缓冲薄膜,或采用多层覆盖保温。



保温设施能够保证热量减少散失,但是光照是棚内温度升高最主要的途径,因此,冬季一定要想方设法增加棚内光照,如设置除尘布条,也可以在温室大棚的后墙张挂反光幕,有条件的可以使用补光灯。

2、降低棚内湿度

温度降低后,棚室通风时间短,棚内湿度大,容易诱发多种病害的发生。对于降湿,菜农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减少水分蒸发。通过种植行覆盖地膜、操作行铺设稻壳、碎秸秆等有机物,采用膜下滴灌,等措施,减少水分蒸发;二是合理放风,排出棚内湿气,冬季通风,在保证棚温的基础上,可适当延长通风时间,促进棚室内外空气的交换。

3、提高植株抗逆性

建议菜农多施用甲壳素、海藻酸类肥料,养根护根,保持根系吸收功能的稳定。在冷空气到来前,提前喷洒氨基酸、腐植酸类叶面肥,或钙肥,增加细胞活性及稳定性,增强抗寒能力。

4、冷害发生后及时处理

植株发生冷害后,千万不要大水肥漫灌,避免尚有一息生机的秧苗又遭受冷水刺激造成迅速死亡。

可以喷施高活性游离氨基酸有利于叶片细胞组织恢复,缓解冻害。可配合腐植酸或海藻酸肥,刺激根系活性,促进新叶长出。

棚室蔬菜缓解后期可以每亩地随滴灌施用150毫升嘧菌酯悬浮剂+500毫升噻唑锌悬浮剂+500毫升氨基酸,防控真细菌病害,提高植株抗逆性,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来源:中国蔬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责任编辑:果小妹



相关阅读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