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底蕴厚重!孝感再发现一处古文化遗存

2022-04-24 08:55  

4月18日,孝南区长江文物资源调查工作组到三汊镇开展“拉网式”文物普查,在埠镇村下徐家河湾西南约1公里处发现徐家台子遗址。该遗址呈东西走向,台地高出四周1-3米,面积约30000平方米。现场勘查并采集到新石器时代和周代陶器夹残片,可辨器型有陶鬲等。该遗址距今约4500年,是迄今为止三汊镇发现最早的古文化遗存。

就在三个月前,位于孝感应城的门板湾遗址,入选“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众多的古文化遗存,让孝感这座以孝闻名的城市,增添了更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门板湾遗址

5000年前的四室一厅

在孝感市博物馆二楼“孝感文明史”展厅,墙上有着一个距今5000年的院落房屋模型。这就是门板湾遗址里发掘而出的。

这个院落整体为土坯砖墙体,“四室”呈一字形排列,宽16.5米,进深7米,建筑总面积为115.5平方米,为土坯砖砌成,墙体保存高度平均约1.5米,最高处达2.2米。房子周围有由围墙构成的面积达450平方米的大型院落。

门板湾遗址

各房之间有门相通。和4个房间等长的走廊与各房有门相通,“厅”位于走廊的另一边。在4个房间里,共有7扇窗户,其中5扇为落地窗。窗框、窗楣、窗台和窗扇轴枢等保存完好。在3个房间内靠落地窗边均有约1平方米的火塘,塘中有柴薪灰烬。3个大房间内各有1个布满蜂窝孔状的鹅蛋形泥巴坨,贴在靠近火塘的墙壁上,形如“插座”,火燎烟熏痕迹明显,专家们认为,这是先民保存火种的工具。

在应城市博物馆里,也有一个门板湾遗址的展厅。

“当初发掘的时候,那可是相当轰动。”馆里一名工作人员介绍,门板湾遗址,尚在田野发掘期,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在我国极为罕见。此前,它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列入“20世纪中国考古大发现”。

门板湾的发现,源于40多年前的一次文物普查。1979年7月,当时孝感地区博物馆、应城县博物馆联合进行文物普查,发现了门板湾遗址,但仅确定遗址面积15万平方米。

1998年底,为配合长荆铁路工程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调查发现了门板湾遗址及遗址群,决定对门板湾遗址进行第一次发掘。考古人员在遗址西城垣北段进行探方解剖时,发现一道道规则的黄色印痕,怀疑是房子之类的建筑。

沿着黄色印痕的边缘挖下去,一座大屋逐渐出现在人们面前。此次发掘,重新确定遗址面积为110万平方米,城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

首次发现结构完整、墙壁和门窗保存完好的原始社会房屋;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院落式房屋;首次发现已知年代最早的土坯房屋建筑;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房屋落地窗;首次发现室内火塘;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人类保存火种的“插座”……

随着考古人员的不断发掘,屈家岭文化早期的一个考古重大发现,出现在世人面前。

2022年1月,门板湾遗址入选“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150项名录。

汉川马鞍乡文物普查

古文化遗址不断被发现

与门板湾遗址一同入选“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新时期时代遗址,应城还有一个,那就是陶家湖古城遗址。

陶家湖古城遗址位于应城市区西约18公里的四龙河与陶家河交汇处,西距汤池镇2.5公里,南距汉宜公路6.5公里,地处鄂中丘陵地区。

陶家湖古城遗址是江汉地区有代表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是5000年历史文明象征之一,它对研究鄂中、东部地区屈家岭文化及其发展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2006年5月25日,陶家湖遗址公布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只是应城,近年来,在孝感境内,不断有古文化遗址被发现挖掘。2017年,在孝感市孝南区的一处古遗址里,考古人员发现了红烧土遗迹,结合出土遗物,推断该遗址所处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距今约4500年至5200年。这处遗址,被命名为王家坟遗址。

王家坟遗址位于孝南区朋兴乡胜光社区杀猪湾北100米,南距叶家庙古城址2.5公里。

叶家庙遗址也是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于1979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调查发现。

2008年3月,省、市、区组织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考古勘探。勘探工作结果表明,这是一处大规模新石器时期中心聚落,城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加上周围遗址,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考古人员在城址内发现了城垣、壕沟(护城河)、城门、居住场所、墓地等重要遗存遗迹。通过省文物局、省文物局考古专家组论证,确定叶家庙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时期城址,距今5000余年。

叶家庙遗址填补了鄂东北屈家岭文化城址的发现空白,遗址不仅有城垣、环壕等防御措施,还发现了与城址有关的供、排水系统,以及居住区、墓地等,对研究长江流域早期社会组织形态、城市的形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叶家庙遗址

文物普查结果让当地人惊叹

不止是应城。今年4月15日,汉川市文物资源调查队走进马鞍乡,在当地志愿者文化站长及村干部带领下,对马鞍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普查。普查结果令当地人都大为感叹:“我们这里居然有这样深厚的历史底蕴,文物资源这么丰富。”汉川市马鞍乡高岭村党支部书记万永江说。

马鞍,原系山名,因山形如马上之鞍故名。马鞍乡治北有座甄山,古时称小别山。

新石器时代至商代的甑山遗址发现印证了甑山的悠久历史。该遗址位于汉川市马鞍乡甑山村4组,南北长约170米、东西宽130米、面积约22000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左右。采集新石器时代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有少量磨光黑陶和泥质红陶,纹饰有篮纹、弦纹、刻划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鼎、罐等;商代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鬲、大口尊、罐等。

探寻城市根脉,感受文化传承。近年来,孝感的考古发掘研究工作,取得重大成就,“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孝感境内有8处入选。今年,云梦郑家湖墓地项目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而同样在云梦发现的“睡虎地秦简”,更是震惊世界。

从应城门板湾到孝南叶家庙,从大悟土城到云梦楚王城,孝感有自己的城市之根;从安陆白兆山到孝南汤家老屋,从孝昌孟宗故里到孝南三军台桥,孝感有自己的文化根脉。而在不断的发现与发掘之中,城市脉络逐渐清晰起来。


文章来源:极目新闻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刘晓平

责任编辑:邵一玲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670/202204/5e29cfd40a119cac94aff10bcf19c277.jpe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