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通城:党建示范带“带出”乡村兴旺

2022-08-03 16:08  

一条条联农带农产业带,一座座乡村微工厂遍布城乡……8月1日,在咸宁通城大地,小康建设热浪,文明乡风荡漾在青山绿水间,一幅幅乡村兴旺画卷扑面而来。

近年来,通城县下真功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在G353通城段、双大线、五保线、G106通城段、通四线沿线村(社区)打造5条党建示范带,实现党建与发展“深度”融合,促进了基层治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实现了产业更兴,百姓更富,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文明共建   缔造美好家园

白云悠悠,群山绵绵。笔直宽阔的柏油路望不到尽头,一株株香樟在道路两旁吐翠,一栋栋各具特色的民居映入眼帘……这是G106五里段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带的一个场景。

夏日炎炎,尖山村志愿者有的割草,有的清扫垃圾……尖山村党员干部和群众正在参与“志愿服务共建美丽家园”文明实践活动。

近年来,五里镇尖山村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创建“全国文明乡村”,成立了尖山村志愿者服务队,先后印发了《共建文明美丽尖山倡议书》《致广大父老乡亲的一封公开信》等,制定了《志愿服务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宣传发动党员群众加入志愿者行列中来,共同参与打造“群众服务群众、大家帮助大家”的家园文化。

文明创建,产业发展。尖山村结合村情实际,因地制宜确定了“一药(蕲艾)一酒(龙窖山酒)”的村级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建成百亩“蕲艾”种苗基地,注册成立“瑶乡艾宝”专业合作社,艾叶种植面积近千亩;投资兴办乡村振兴微工厂3个,发展中药材加工和酿酒,带动30余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村集体收入不断增加,一举跨入“全国文明乡村”。

“借示范带建设契机,我们不断提升基层党建、整治人居环境、发展绿色产业等,全面筑牢基层治理根基。”正在尖山村调研的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昌胸有成竹。

通过努力,106国道绕城公路、G353沿线、五里大道等一批民生重点项目建成,农村公路再提档升级;河道水系治理、灌区节水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全面实施。

发展共享   帮扶不落一人

“我代表全家和侄女,感谢党委、政府和爱心人士……”日前,石南镇樊店村村民黎芳在朋友圈替侄女媛媛深情致谢。

11岁的媛媛是樊店村人,前不久,父亲突然离世,母亲早离婚,由姑姑代养。县委统战部驻樊店村第一书记长刘永安了解情况后,申请民政部门救助,发动村党员干部捐款5850元,将孩子纳入结对帮扶对象。

脚向基层走,眼向群众看。坐落在G353党建示范带上的樊店村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机制,在党小组的指导下,成立村民理事会,挂牌(党员)中心户长,形成“党小组+村民理事会+(党员)中心户长+群众”服务格局,确保基层治理更有效。村民自发组建志愿服务队,与困难群众形成“一对一”“一帮一”结对帮扶机制。

为实现共同发展不落一人,樊店村利用其地域优势,借助玉立砂带集团打造砂布小镇契机,宣传发动村民积极参与小镇建设和集团务工,实现稳定增收发展。

“能在家门口工业园上班,赚钱种田两不误,也免去了外出打工的辛苦。”村民黎必文干活的劲更大了。除玉立砂带厂外,还有多家企业相继入住砂布小镇,带动本村120余人就业,持续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了村级经济发展。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不仅助农增收,还促进了家庭事业和谐发展。全县已在党建示范带沿线建成“微工厂”97家,扶贫车间15个,带动劳动力就业5000多人,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村集体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

治理共享  实现共同富裕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北港镇横冲村处于G353示范带。

走进横冲村,一条条刷黑的村级公路通组入户,一块块特色种养基地环抱着村居民宅,农户门上挂着——共产党员户、十星级文明户等牌子。

在该村,党员有责任区、村湾有文明理事会、化解矛盾有“乡贤”…… 80多岁的黎莲英婆婆自告奋勇当起邻里守望组组长,把屋场里老人们联系起来,互相关照守护;无论谁家的红白喜事,移风易俗组的程艳丽就和家人一样忙前忙后,还要监督大家遵守村规民约……该村共有自治组织50多个,参与人员300多人。

该村按照“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发展思路,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了横冲村同富农业发展公司,建立近3公里产业长廊。公司将全村土地集中流转起来,发包给15家专业合作社,建成火龙果、葡萄、草莓等大棚20个,种养殖基地1500余亩,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脱贫户每户每年分红500元左右。

“共同富裕,首先要让每个村民有事做,有钱赚,自己当家作主,共同分红受益。”村党支部书记袁明道出了乡村振兴的“横冲经验”。

在乡村振兴与示范带建设上,通城县突出党建引领,不断壮大产业,走共同富裕之路,在示范带沿线,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出油茶、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建成产业基地百余个,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千多家,带动近3万农户致富奔小康,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壮大发展,一幅党建示范引领,乡村兴旺画卷正在通城徐徐展开。


来源:荆楚网记者 田城 通讯员 刘建平 胡强

编辑:黄俐琦

编审:谢珊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670/202208/8b52e17ed5469cd90d03cb5f8b09e667.pn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