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码头开课了】《戏码头》你方唱罢我登场 这些剧种您都熟悉么?

2018-09-19 14:29   HBTV戏码头  

戏曲剧种(上)

提到戏曲,很多人首先提到的就是京剧,其实京剧只是精彩纷呈、种类繁多的中国戏曲的代表之一。如果还知道昆曲、越剧、豫剧、黄梅戏等,这说明,您已经是初级票友了。小戏迷通过第一轮《戏码头》的录制探班,打开了戏曲之门,第一次接触到了河北梆子、秦腔……

本期《戏码头开课了》将分三个课时,为大家科普一下戏曲有哪些剧种,有些剧种虽然流传地域没有那么广,但在戏曲百花齐园里也是独树一帜!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也要熟悉他们、传承下去。

1、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

在《戏码头》演绎《武家坡》选段

2、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在《戏码头》演绎《玉簪记·琴挑》选段

3、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张秋玲在《戏码头》演绎《洪湖赤卫队》选段

4、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孔向东在《戏码头》演绎《赵氏孤儿》选段

5、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秦腔“肖(若兰)派”传承人王荣华在《戏码头》演绎《游龟山》选段

6、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豫剧“常派”传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王惠在《戏码头》演绎《花木兰》选段

7、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上海越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钱惠丽

上海越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王志萍

在《戏码头》演绎《梁祝》选段

8、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安徽黄梅戏名家吴亚玲、蒋建国在《戏码头》演绎《雷雨》选段

9、汉剧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武汉汉剧院著名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陈派”传人  王荔在《戏码头》演绎《宇宙锋》选段

10、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马莉莉在《戏码头》演绎沪剧《日出》选段

11、花鼓戏

花鼓戏是对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荆州花鼓戏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用。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荆州花鼓戏名家胡新中、李春华在《戏码头》演绎荆州花鼓戏《原野情仇》选段

12、楚剧

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清代道光年间在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孝感市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地方传统声腔剧种。1926年改称楚剧,距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楚剧主要流行于武汉、孝感、鄂州,黄冈、荆州、咸宁、荆门,宜昌、黄石,随州十地市五十余区县。是湖北地区具有广泛影响的地方剧种。

武汉楚剧院著名演员夏青玲在《戏码头》演绎楚剧《推车赶会》选段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谢珊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670/201809/3aca08f8c039e3b2b2d25a145d2ee5a3.jpe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