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AI大地|海归博士潘新星:向“新”出发让种田更轻松

2024-10-24 14:32  

潘新星是浠水县长福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这位自称“新时代新农人”的85后海归人工智能博士,原本在英国某高校担任研究员。2020年,由于家庭变故,同时受“能人回乡”政策的感召,他毅然决然地回到浠水县散花镇,选择子承父业。4年来,他扎根乡村,运用数字信息化技术赋能水稻全产业链生产,走出了一条向“新”出发的新路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在浠水县散花镇柏杨村长福水稻专业合作社的一片田里,技术员周希平正在操作激光平地机平整土地。他告诉记者,激光平整器平整效率高,误差小。

而同一时间,合作社理事长潘新星正在办公室里通过智慧农业大田管理系统察看水稻长势,为后续作业提供技术参考。

“以前种地,大都靠老农人的经验。现在,我们把科学的管理规程真正地落实到农田里,通过智慧管理平台就可以实现科学种地。”聊起农业,潘新星有着说不完的话题。他告诉记者,他和团队成员一起给农田建了一个大的数据库,动动手指就能把田种好。说起这些,潘新星流露出一脸的自豪。

85后的潘新星,6年前,在英国拿到人工智能博士学位,并留校担任研究员。2020年3月,远在家乡浠水散花镇的父亲,突然离世,留下苦心经营17年的水稻专业合作社。

一边是父亲未完成的事业,一边是英国名校的研究员,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摆在了潘新星的面前。想着父亲在农田里摸爬滚打十几年,用汗水浇灌起来的事业不能倒,于是,潘新星告别11年的欧洲生活,回到浠水老家,子承父业,种起农田。一下子接手一家面积达5500亩的水稻种植合作社,对潘新星,是责任,更是巨大的挑战。“刚开始接手合作社的时候,很多有关农业方面的知识,我也不懂。所以,我决定先按照父亲的发展思路走一段时间,先稳住人心、稳住生产、稳住市场、稳住人情,然后再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发展路径。”

当年,潘新星按照合作社之前的计划,带领社员战胜夏季洪灾,让合作社发展的虾稻、鸭稻和再生稻颗粒归仓,全年大米销售收入达4000多万元。

初战告捷后,潘新星信心大增,决定扎根农村。此后两年时间,从水稻都认不全,到开着旋耕机翻地自如,潘新星完成蜕变,成为远近闻名的“稻田CEO”。

工作中,作为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才生,潘新星发现了一般人没注意的问题:“湖北省平原湖区占比20%,80%都是丘陵、岗地和山地,如果把适合种植的田地,通过科学的手段种好、种满、种足,或许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潘新星产生了发展智慧农业的想法。

“我们年轻一辈回来做农业,难道还要像老一辈那样扛着锄头在田里面耕作吗?所以,我觉得最终的目标是要为家乡的农业发展,找到一条高效的路子出来。”

如何实现从会种田到“慧”种田呢?潘新星决心用自己的知识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模式。发展智慧农业,人才至关重要。在浠水县政府的支持下,潘新星一方面为合作社引进专业人才,另一方面积极联系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开发智慧农田管理系统。他利用无人机对合作社的几千亩土地进行分块式的巡察,收集地形地貌、病虫防治、禾苗生长周期等数据,输入到他的“秘密基地”——智慧农业大田管理系统,再基于大数据的分析提供智能决策,确定下一步干什么,真正实现从传统的会种田迈进到“慧”种田。

在实现智慧农田管理系统全覆盖的同时,潘新星还着力开展智慧多功能育秧工厂的建设,并在去年实现投产。他告诉记者,育秧工厂每年3到7月进行水稻育苗,8月至来年2月用于反季节蔬菜和油菜育苗。

“我们的育苗工厂标准化程度比较高,能实现自动化管理,包括远程监控,通过手机终端连接,我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情况,进行自动化控制。育秧工厂可以全年运作,,不仅能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还可以为其他农户和合作社提供社会化服务。”信息化赋能,全产业链发展,潘新星的“稻”路越走越宽。如今,长福水稻专业合作社成为集水稻种植、生态养殖、大米加工以及米制品深加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农业企业,辐射全县6个乡镇45个村,带动农户超7000户,带动各类农业农民合作社60多家,入社成员年增收超过1万元,推动了浠水县水稻产业蓬勃发展。向“新”出发的潘新星带着父亲留下的合作社走上了一条信息化赋能全产业链发展的新道路,而且科研成果不断,先后申请发明专利11项,合作社也成长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

望着稻田里迎着阳光茁壮生长的水稻秧苗,潘新星对记者说:“我愿意通过我的努力为家乡振兴提供智力支撑,让乡亲们轻松种地,增收致富。”

(特别鸣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科技与人才处)


来源 | 湖北农村广播

编辑 | 谢珊

编审 | 刘友智 何聆溪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670/202410/8653dcce743f6cf53b0151633782813f.pn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