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宜昌市水产站尽早谋划水生动物疫病监测检测,积极推进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切实加强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牢牢把控水产苗种质量安全,确保春季渔业生产“开门红”。
制定方案早谋划。区域中心实验室运行以来,通过药敏试验指导养殖户科学用药,全市水生动物发病率和因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显著下降。为持续提升区域中心服务效能,促进渔业稳产增收,根据全市涉渔主体分布及生产情况,本着“给鱼适时体检”的理念,制定了水生动物疫病检测常态化服务方案,将根据不同养殖品种鱼病发生特点开展抽样,及时提供诊断与治疗服务,计划全年检测样本200份以上。
“体检”服务早行动。一是持续开展鱼病检测,“春节不打烊”,做好实验室值班值守,做到及时收样、及时检测,1月份来共收样3次,检测病鱼样本11尾。二是做好预防预警工作,印发《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4年1、2号)》《2024年湖北省冬季水产养殖管理措施》《大宗淡水鱼越冬综合症防治技术指南》,提醒养殖主体预防鱼病。三是加强病防指导,确保县级病防站和社会化鱼病检测室运行顺畅,实现有求必检,及检及治。
苗种检疫早发力。目前宜昌市有省级原良种场6家,名优水产苗种繁育数量居全省前列。宜昌市水产站依托水生动物疫病防控监测区域中心实验室,按照《鱼类产地检疫规程》开展水产苗种产地检疫技术服务,1月开展产地检疫技术服务3次,为苗种生产企业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无疫场创建早准备。按照《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苗种场评估管理办法》的要求,为宜昌及周边地区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苗种场的创建提供技术服务。持续开展全国水生动物疫病检测能力验证,今年力争全部通过。拟邀请华中农业大学、长江水产研究所鱼病专家来实验室现场指导4次以上,开展专题讲座1次以上。
来源 |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宜昌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编辑 | 李金霞
编审 | 刘友智 何聆溪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