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骗子变招?记得捂紧钱袋子

2019-02-01 11:36   长江云   记者 魏云飞 通讯员 王政

冒充公检法、领导、亲友实施诈骗,假扮客服坑蒙消费者的剧情频繁上演,临近春节,诈骗人员为了年底“冲业绩”,更是不断更新技术手段,花样百出地翻新各类“套路”,令人防不胜防。据统计,2018年,中国移动湖北公司协助湖北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协查可疑诈骗号码1923笔,同比查控比率上升68%,通讯信息诈骗打击治理形势较为严峻。

可疑电话、短信、链接不轻信

“尊敬的用户:凡在X月X日前登录m.y108106cz.com即可充值100元送200元话费和3G国内流量……中国移动。”2018年11月,用户李先生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手机正好没话费了,他点击链接并按要求输入了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进行了充值操作,几分钟后,他收到了一条银行扣款短信,显示李先生向某建设工程付款400元。

“这是典型的短信诈骗方式,诈骗分子通过伪基站或短信群发器发送诈骗短信或内置木马病毒程序,受害人点击短信链接地址后,手机即中木马病毒,诈骗分子可远程盗取受害人的通讯录、手机绑定银行账号,截取短信验证码等,继而实施冒充熟人诈骗、退税诈骗、贷款诈骗、汇款诈骗、中奖诈骗等。”湖北移动驻反电诈中心技术人员张莉介绍。

据了解,除了短信诈骗,另外还有通过固定电话、手机、一号通、商务总机、400电话等与受害人取得联系,通过虚构事实,冒充公检法、冒充领导或熟人实施诈骗;通过微信、QQ、电子邮件等方式联络受害人,或诱骗受害人登录虚假的政府、金融机构、赌博网站来实施诈骗。“电信诈骗的最终目标是钱财,所以我们接到陌生电话后多想一会儿,填写个人信息时多看一会儿,转账汇款前多等一会儿,这样或许能帮助我们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上述人员称。

春节警惕以下几类新型诈骗

春节期间,诈骗“陷阱”增多。湖北移动根据2018年比较常见的电信诈骗案例梳理了几种新型诈骗手段,提醒广大用户加强防范,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1,积分诈骗。犯罪分子拔打电话谎称用户手机积分可以兑换智能手机,如果用户同意兑换,对方就以补足差价等理由要求先汇款到指定帐户;或者发短信提醒用户信用卡积分可以兑换现金等,如果用户接照提供的网址输入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银行帐户的资金即被转走。

2,伪基站诈骗。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向广大群众发送网银升级、10086移动商城兑换现金、充值送现金话费的活动,发送虚假链接,一旦用户点击后登陆非法网站注册银行帐号、密码等相关信息,将会被推送木马,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3,机票改签诈骗。犯罪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签服务”为由,诱骗购票人员多次进行汇款操作,实施连环诈骗。

4,微信发布虚假爱心传递诈骗。犯罪分子将虚构的寻人、扶困帖子以“爱心传递”方式发布在朋友圈里,引起善良网民转发,但是帖内所留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吸费电话就是诈骗电话。

5,退款诈骗。犯罪分子冒充淘宝等公司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谎称用户拍下的货品缺货,需要退款,要求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责任编辑:谢珊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670/201902/0227a29ff6c7eb493df7ebea3900b366.jp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