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溃疡病?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产量的毁灭性细菌性病害(学名:丁香假单胞杆菌,简称PSA)。发生严重地块濒于全园毁灭,发生轻的造成树势衰弱,不仅降低产量,而且导致果皮变厚,果味酸涩,果实大小不一,品质下降。
发病条件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低温、高湿性病害,容易在冷凉、湿润地区发生并造成巨大的危害。溃疡病病菌在5℃以上就可以侵入,15℃条件以上病菌迅速扩大,15-25℃是生长最适宜温度,病菌在树体伤流液中该菌生长旺盛。溃疡病病菌对高温适应性差, 30℃以上往往不怎么危害。
发病原因
从多年来发病调查情况看,施肥偏氮、过量施用化学肥料及未经腐熟的生粪、使猕猴桃根系变色、根系衰弱,是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发生规律:1年发病有2个高峰期
2月中、下旬开始发病,如遇大风雨或连日高湿阴雨天气,病害易流行。
3月上、中旬以后树体汁液活跃流动期,病情发展迅速,潜育期亦短,尤其在发育不成熟的夏秋梢上发病更加严重。
4月中旬枝干出现发病高峰期,菌脓溢出量以从新梢顶端迅速伸长期开始到4月底的这一时间内最多,
5月中下旬随温度升高溢出减少。
8月下旬~10月份随着气温降低,低温高湿(多雨),叶片出现发病高峰期。病菌浸染,通常7~10天后有明显表现症状。
9~10月,寄主均可产生暗褐色愈伤组织。
11月以后,感染则产生红褐色或暗绿色水渍状病变,并有白色菌脓溢出。病原菌在病组织、土壤表层和野生猕猴桃上越冬,成为第2年的初侵染源。
发病症状
病菌主要危害发育较差的新梢、枝蔓、叶片和花蕾,引起花腐、叶枯、皮层龟裂和死树,以危害1~2年生枝梢为主,一般不危害根和果实。
①主干和枝条受害:从枝干伤口处往外冒白色黏质菌脓,后期温度升高后,皮层下可见韧皮部开始变为深灰色、黄褐色、铁锈色。病害树皮组织逐渐变软呈水浸状下陷,病部位龟裂。
②叶片染病:发病后,会在新生叶片形成水渍状褪绿小点,外围可见不明显的黄色光晕圈;后期发展成不规则形或多角形、褐色病斑,高温条件下病斑呈红色,病斑周围有较宽的黄色晕圈,有时也不产生黄色晕圈。叶片上产生的许多小病斑相互融合形成枯斑,叶片边沿向上翻卷。
③花蕾受害:不能张开,变褐枯死后脱落。受害轻的花蕾虽能开放,但速度较慢或不能完全开放,这样的花可能脱落也可能座果,但形成的果实较小,易脱落或成为畸形果。
合理使用农药,注重农业防治
1、引种;严格把关,做好引种检测,防止带有溃疡病致病菌的种子或苗木。
2、有条件选择山的正南面,且西面无遮挡的低洼区域,减弱北风侵袭和南部沿海时期的滞留所带来的低温高湿环境。
3、适时灌水;根据季节变化和植株生长情况,在伤流前期合理控制灌水量,以预防猕猴桃溃疡病的蔓延。
4、修剪过程中尽量减少机械损伤;伤口越多,其感染猕猴桃溃疡病的风险越大。
5、在栽培过程中坚决杜绝大果灵等果实膨大剂类产品的使用,防止出现大小年,降低植株的抵抗力。
5、控制挂果数量;根据树龄大小、植物长势合理留果,常规挂果量控制在2500kg/亩左右,避免因果实过多,导致植物抵抗力下降,易感猕猴桃致病菌。
6、冬季把带病菌的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早春结合修剪除去病虫枝、病叶、徒长枝、下垂枝等,以减少传染病源。有条件的地方宜摘除夏梢。
7、使用植物免疫剂激活树体抵抗力,提前分泌抗病蛋白酶和植保素等做好抗病准备。
营养均衡忌过量,改善土壤,强化根系,提高树势抗病强
①猕猴桃溃疡病发病与硼磷双缺有关,控制此病须磷硼双补。
②合理深施重施磷混有机肥,合理施硼,保持土壤具备高磷中硼营养水平,避免树体伤口累积,可有效控制此病害的发生。
③杜绝过度施肥,采果后有目的多施有机肥,并适当施加生物菌肥,以补充植株所需营养物质,改善土壤环境,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根系环境,达到提高树势和树体抗性的目的。
(来源:今日头条会种田的农嬷嬷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号外!号外!水果、苗木、茶叶、药材种植户注意啦!如果您想找品种、买苗木、学技术、问价格,赶紧加入垄上果木微信社群吧!进群方式:1、添加微信号:15997599684(果大姐);2、加入QQ群:695337905(垄上行果木圈)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责任编辑:果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