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水产纵四海,服务八方暖人心!
阳春三月,本是莺歌燕舞,月下蛙声的好时节,但是此次疫情,让原本属于活泼的季节,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笼罩。但是我们依然坚信春天终究会来,阴霾终会散去。但是对于蛙类生态养殖的养殖户来说,月下蛙声可能并不是那么美好了。
中国的蛙类养殖已经是由来已久了。20世纪80年代末牛蛙养殖在中国得到了发展,先后引到湖南、湖北、江苏、福建、海南、四川、河南、安徽等省养殖。20世纪90年代国家将养殖牛蛙列为“星火计划”中的短、平、快推广应用项目,多年来在我国养殖发展很快,迄今为止,这一新型养殖业由南向北迅速扩展,很多地方成为了带动当地养殖户发家致富的,脱贫的好项目。
美国青蛙是近年来引进的优良品种,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养殖食用蛙之一,具有潜在的市场需求,较高的产量、产值和效益。另外林蛙、棘胸蛙等地方性经济蛙类的养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1995年,四川养殖户开始驯养野生的黑斑蛙,至今黑斑蛙的发展历史已经有二十多年,黑斑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蛙类,而非外来引进品种,它和虎纹蛙、金线蛙统称为青蛙!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和养殖水平落后,黑斑蛙养殖没有得到大力推广,但是在2013年开始,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养殖水平的提高,加上国家的政策支持,从湖南益阳资阳区开始,兴起了一股养殖黑斑蛙的浪潮,黑斑蛙养殖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呈现了井喷式的发展,据权威水产杂志统计,仅仅黑斑蛙一个蛙类养殖品种,养殖涉及产值就达100多亿。
不管是牛蛙养殖,还是黑斑蛙养殖,在中国的养殖已经是来已久,通过几十年的驯养,加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养殖技术的提高,养殖蛙类早就脱离了野生动物一说了。现在的蛙类养殖,全程是投喂饲料,全程人工繁育,其种苗早就经过数十代的进繁了,因此,发展经济蛙类养殖,既符合国家对濒危经济蛙类物种保护的需要,也可满足市场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但是,近来由于疫情的影响,养殖的蛙类不能流通,贩卖,很多的蛙类养殖户存量巨大,加上现在是黑斑蛙产卵的关键时期,种蛙存量巨大,销路受阻,养殖户对未来的发展非常迷茫,导致了很多的青蛙卵块无人管理,感染水霉,无法孵化。
这极大地影响了以后整个养殖蛙类的发展,成千上万的养殖户把身家押进养殖蛙类上,这一次对他们的打击也是很大的,无数养殖户对于未来的养殖情景非常担忧,很多人不解,为何办理了养殖许可证的,反而不允许销售了。很多的养殖户甚至停止了喂食。养殖经验丰富的人都清楚,一旦停止喂食,加上刚产完卵,蛙的体质下降,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很多蛙也开始蚕食同类,导致养殖池塘的成蛙大批量死亡,给养殖户造成极大的损失。在诸多养殖户看来,无法孵化苗种是一方面的损失,但是因为销路受阻而囤积成蛙,导致损失的更大。不仅仅是损失了苗种成本,还亏空了饲料成本,人工成本,养殖户欲哭无泪,不知如何是好。
之前广东出台了关于禁止售卖野生动物的条令,在一些官网上,或者市场里贴写的封条,明显把黑斑蛙、牛蛙作为禁售对象,在一夜之间,广东牛蛙、黑斑蛙出现贱价大甩卖,囤积就是等死,贱卖或许还能保住一部分成本,很多养殖户还是无奈做选择了后者。虽然后来取消了禁售的条令,但是还是对蛙类养殖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把黑斑蛙、牛蛙等人工养殖的水产品列入禁售名单,不仅仅对养殖业本身造成沉重打击,也会让从事相关的餐饮、饲料、动保行业受到极大影响,这将无疑是一次毁灭性打击。有的地区更是把青蛙养殖作为扶贫产业项目,本来就靠此脱贫的,但是事与愿违,赖以生存的产业,却成为了最后一根稻草,不仅仅打击了养殖户的信心,更会让扶贫攻坚之路更加艰难,幸好及时刹车,在相关媒体、专家和行业人士的努力下,取消了之前的禁售条令,这一点实属值得称赞。
牛蛙、青蛙已经是中国成熟的人工养殖水产品种,不再属于野生一类。我们经历了很多的人畜共患的案例,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水产品有可以导致人畜共患的疾病,在当前情况下,水产品蛋白代替畜禽蛋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很多的行业人士、专家也在积极发声,让更多人了解到野生动物和人工养殖动物的区别,让民众放心食用,安全食用,也让政府可以做出有利于民生的条令,不至于一刀切的情况发生。
来源:腾氏水产商务网
责任编辑:李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