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县一只虾一年进账7亿元!三姐妹、夫妻档、一家人、合作社…这样创“虾绩”!

2018-09-14 20:42   水产养殖网  

垄上水产纵四海,服务八方暖人心!


一说起小龙虾,在安徽省就不得不提滁州市的全椒县,全椒县地处安徽东部,素有皖东“鱼米之乡”美誉,近年来,全椒县立足宜渔稻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稻虾综合种养产业。从全椒县农委渔业局局长李友和那里,我们得知,2017年,全椒县稻虾综合种养13.5万亩,平均亩产稻谷550公斤、龙虾150公斤,纯收入达3000元,全县稻虾产业产值达7亿元。不论是养殖面积,还是养殖规模和产量,全椒龙虾都位居安徽省第一位,全国第14位。


为何这个县的龙虾产量如此之高?在李局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拜访了全椒龙虾产业协会王如峰会长、宇文水产综合养殖家庭农场、金顺家庭农场、银花家庭农场、盛源家庭农场和全椒本土的大自然饲料。希望能够从这些养虾小能手和致富带头人那里获得我们想要的答案。


三姐妹齐心协力,共创“虾绩”


2012年,全椒县襄河镇长安村童庄组的宇氏三姐妹做了一个决定,放弃正在经营的饭店,回家包田养殖龙虾。


说干就干,她们回家包了300多亩的地,开始挖池子、购买设备......到2014年,宇文水产综合养殖家庭农场正式成立,几年以来,宇氏三姐妹在实践中摸索,已逐步站稳了脚跟,去年,她们的龙虾亩产量达到200多斤,每亩田收益2000多元。



三姐妹告诉我们,她们主要以销售虾苗为主,虾苗上市的季节,她们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每天下午放虾笼、喂饲料,吃过晚饭便要起笼,一直到夜里十一二点,将捕捞的虾苗按照规格大小分装,再运往市场。由于虾苗不能经受长途运输,销售市场基本上是本省居多,范围控制在三四百公里。尽管如此,她们的虾苗仍然不够卖,经常出现“卖断货”的局面。


说起卖虾苗,李局长很赞同这样的销售模式,当前,全椒县龙虾养殖面积大,再加上这几年品牌做起来了,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买家找上门来购买虾苗。早期的虾苗,不需要投入过多的饲料,而且卖的价格还不错,每斤能够卖到20几元。“投入少,效益好”,何乐而不为?


在龙虾的养殖过程中,三姐妹可谓是动足了脑筋,就拿喂饲料来说,她们的喂法独树一帜,别人用于施肥的电动施肥器,到她们这就变成了喂饲料的机器。


为了让我们了解喂食过程,三姐妹特地为我们演示了一番,她们将饲料倒入蓝色的施肥器后,便背起来前往稻田喂虾。与此同时,还手拿了一个木制的架子,这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经询问得知,这是她们自己发明的木架,用来放施肥器。一时间,笔者很是惊奇,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她们如何操作。


来到田边,只见她们将木架的两端架在船头,中间一个槽口,刚好可以将施肥器放在上面,可以说是量身定制。放好机器后,紧接着,人站上去,开动开关,机器便发出“滋滋~”的声响,而饲料颗粒则从底端的口子喷射而出,撑着小船绕田一圈,不到一会儿,就喂完了饲料,既省时又省力。



在宇氏三姐妹心中,养虾是个绝对正确的选择,她们说养虾虽然辛苦,但卖虾是心情交易,比较自由,而且“一手交虾,一手交钱”的感觉非常好。


“女强人”靠的不仅仅是运气


用“女强人”来形容全椒县金顺家庭农场的张腊梅再恰当不过了,一边继续从事之前的金刚石生意,一边养殖龙虾,张腊梅总有使不完的力气。


张腊梅成立的全椒金顺家庭农场位于全椒县十字镇汊河村教场玗,2013年,正在做金刚石生意的张腊梅听说养龙虾赚钱,于是打定了注意要养殖龙虾。就这样,她包田养起了龙虾。


然而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由于不懂得怎么养虾,头几年,农场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无奈之下,2015年,张腊梅辗转找到了县农委,在县农委的指导下,张腊梅对原场部进行翻新改造,修建道路500多米,改造沟渠2000余米,改造龙虾养殖稻田300多亩,改造之后,农场的养殖基础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当年就投放虾苗15000斤,也是从那年开始,金顺家庭农场开始连年盈利。2017年,张腊梅卖出了将近10万斤龙虾,每亩田的收入达到3000多块。说起这番波折,张腊梅激动地说:“以前我都不知道有县农委这个单位,还好找到了农委,不然我早就栽了”。



张腊梅告诉我们,自己养的虾虽然个头不是特别大,但产量高,亩产将近350斤。另外,龙虾特别干净,很多老主顾都笑称其为“免洗虾”。


当问到如此高产量有何养殖秘诀时,张腊梅分析道,一方面觉得自己运气好,另外一方面,在农委的指导下,自己用的饲料都是绿色环保的有机肥,基本上不用农药,自然而然地,龙虾产量就高了。


张腊梅以卖成品虾为主,大多销往南京市场,为了方便销售,张腊梅还在南京租了一个摊位,买了一辆集装车。等到龙虾上市,张腊梅每天晚上将捕捞的虾子整车装好,正常情况下一车能拉五六千斤,一天就能赚二万。从养殖到销售,自产自销,“一条龙”式的产销模式,让笔者不得不佩服张腊梅的商业头脑。


如今,张腊梅靠着兼做金刚石生意一年尚能挣几十万,再加上养殖龙虾,这一家的收入可想而知。不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女强人靠得不仅仅是运气。显然,张腊梅付出的远比常人想象得多。


争创虾田米品牌


我们来到全椒县银花家庭农场,已是晌午,彼时的稻田,烈日当头,蛙声不断。


银花家庭农场现稻虾养殖面积达580 亩,大面积的稻田一望无际。得知我们来,农场主带着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养殖基地,虽是三月初,但是银花家庭农场的虾子个头已经相当大,农场的人告诉我们,再经历几次脱壳,不到半个月,他们的龙虾就能上市。



银花家庭农场由一对夫妻共同经营,经营农场之前,张银花和他的丈夫在北京从事玩具贸易工作,但一场家庭变故,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轨迹。2013年,张银花的母亲得了重病,为了照顾病重的母亲,张银花和丈夫辞去了北京的工作,回到了家乡。


当时,恰逢全椒县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看到了养殖龙虾的经济效益,张银花夫妻俩索性就在家养起了龙虾。赶上了养殖龙虾的好时机,再加上夫妻俩肯吃苦,很快,他们的农场就小有规模,2017年,银花家庭农场小龙虾亩均收益达到3000多元。


除了小龙虾,银花家庭农场还致力于打造属于自己的虾田大米品牌—百子银花,凭借注册的商标,银花家庭农场荣获“2017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绿色生态奖”。


在农场的办公室,我们见到了包装好的大米,包装的袋子形似“福袋”,束口处写满了绿色的“米”,束口下方写着“百子银花”,很是精致。“百子是我们这地方名,银花是我的名字”,当我们仔细打量包装时,张银花向我们介绍起了大米名字的由来。



张银花所卖的大米全部由自己加工,每斤能卖到八块左右,通过微信朋友圈的宣传,张银花的大米远销至北京、上海、贵州,甚至东北,尽管东北盛产大米,但那边的大米都使用农药,而张银花的虾田大米因不使用农药而深得消费者钟爱,2017年,张银花卖出了几万斤大米,很多顾客后来想买都买不到。


“把大米牌子做出来”是张银花一直在努力的事,她向我们透露,自己接下来准备在保留原有“百子银花”商标的基础上,再申请一个商标,做高端的大米品牌,在某浙江大学教授的指点下,她已经敲定一个特别好的名字,但由于还没有注册成功,张银花给我们留了个悬念。


吃螃蟹第一人


来到全椒县走访小龙虾产业的发展现状,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响当当的名号—“虾王”,这位虾王是十足的水产世家,祖祖辈辈都以水产为生,而他更是从17岁一出校门就涉足水产业,天生对小龙虾养殖偏爱的个性不仅使他从养虾中研究出脱贫致富之道,更凭一己之力带动整个全椒县小龙虾产业的大发展,他就是全椒县每一个养虾人都顶礼膜拜的王如峰。



从2006年王如峰成立全椒县赤镇龙虾经济专业合作社以来,合作社规模发展迅速,如今养殖面积已经达到了13500亩,养殖户成员也从45户跃增至347户,他们注册的“赤镇”牌小龙虾和“虾禾王”牌大米也因此名声大噪,其中“赤镇”小龙虾品牌更是被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更令王如峰感到自豪的是,他创立“虾禾369”稻虾轮作养殖模式不仅得到省政府和农委认可和推广,而且正被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效仿和称赞,正是他的努力,稻田养虾已经成为全椒一方百姓发家致富首选产业。


虽然王如峰如今已经60多岁,但一聊到养虾,他还是充满了激情,而每次来到他这里,他总会给我们分享出一些新的养殖感想,虽然他从事的只是普普通通的龙虾养殖业,但不难感受到,创新、务实、乐观的态度使他在养虾行业总是站在别人前面,走在市场前端。他开玩笑道:“每件事情肯定都有它自身的困难,不可能一帆风顺,但事在人为,在稻田养虾这一块,我可以很自信地说我就是全椒第一个吃到这个‘螃蟹’的人”。



一直以来,为了行业的发展,王如峰每年都会研发出几个创新项目,他向我们透露今年自己会开展三个课题,“第一就是研究成品虾的高产、高效、高品质,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养虾行业,我预测虾苗市场在不久的将来很容易达到饱和状态,未来虾苗市场肯定会更加激烈,所以我下一步的发力点就是商品虾养殖,以此抢占市场先机;第二是秸秆生态循环利用,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把秸秆的资源有机利用起来,现在已经划出了三块共30亩稻虾田做试验;第三就是土质的改善,我们的模式就是一季稻一季龙虾,稻田的综合利用效率提高了,但也会导致土壤长期缺少阳光照射,这种反复循环利用可能对土壤会有伤害,所以今年我们也开始对土壤土质的变化进行研究。”


王如峰将自己比喻成一条大鱼,作为行业领头人,他总是游在最前面,承担着一般人承担不了的责任。


一家四口齐上阵


“他很厉害,养龙虾从来都没亏损过”,这是笔者听到周围人对盛大林的夸赞。


2013年,在外创业多年的盛大林看到了养殖龙虾的商机,当下就筹措了100多万元在全椒县二郎口镇下陶村创办了盛源家庭农场,开始从事优质小龙虾和水稻生产。


农场位于滁河河畔,水质清新无污染,尤其适宜水产养殖。优越的自然环境,外加科学的养殖方式,盛大林养虾基本没有过亏损的状况,2015年,盛源家庭农场被评为滁州市市级示范家庭农场。


来到盛源农场,盛大林领着我们去田里看龙虾,此时已是傍晚时分,放下去的虾笼已经捕获了不少龙虾,大大小小,形色各异,有的已是商品虾的规格,而有的还是小虾苗。拿起盆里的龙虾,盛大林还教起我们如何辨别优质虾苗,“一斤虾苗,八十至一百头是标准的,像这个大了,这个小了,这个没用,这个发白,壳比较软,不好运输,像这个青色的含钙量高,质量比较好”。



有着多年养殖经验的盛大林一直对虾的饲料严格把控,饲料的好坏对龙虾的存活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每年他都会提前与饲料厂商进行洽谈,订购优质的饲料。另外,每年五六月份,盛大林还会费心费力地对虾池彻底消毒,降低来年的养殖风险。


如今,盛大林带领一家四口人养殖龙虾,养殖面积达到200多亩,据了解,去年盛源农场生产优质商品小龙虾50吨,虾苗20吨,另外还有200多吨水稻,年产值达150万元。一家人守着几百亩的田地,生活越来越好。


养虾产业链发展迅速


随着养虾规模的扩大,当地村民从中“嗅”到了商机,自发地发展种苗培育、饲料供应、网具等相关行业,使养虾产业链不断得到延伸和完善。


行走在全椒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门口挂满了渔具,堆满了饲料......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十分壮观。


与此同时,很多常年在外发展的人也渐渐返回家乡寻求商机。黄永兵就是其中的一员,2017年,在外地发展的黄永兵看到家乡龙虾养殖业发展迅猛,寻思着巨大的养殖规模,必将需要更多的龙虾饲料,于是乎,他返回家乡开始注册商标、筹建饲料厂,成立了全椒大自然饲料科技有限公司,专门生产销售龙虾饲料,创建本土饲料品牌。


黄永兵告诉我们,饲料厂建成以来,一年产量满负荷将近2万吨。在他眼中,全椒的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多年来,全椒县依靠一季龙虾、一季水稻连作的“全椒模式”,积极发展龙虾养殖事业。据悉,当前,全县从事稻虾连作的合作社有5个,家庭农场15家、种养大户250家,种养农民3.5万人。到2017年底,已建成2个万亩示范区、5个千亩示范园、100个百亩示范主体,众多全椒人通过养殖龙虾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责任编辑:付羊波)

来源:水产养殖网, 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垄上水产观点
声明:本文转载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670/201809/daa9354d13817bc1aa74b4cdab5b7f62.jp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