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柯营村做好“鱼”文章走稳致富路

2022-08-13 14:33  

柯营村地处杜山镇西南,与大冶市接壤。下辖9个自然湾,14个村小组,人口4184人,党员123名。国土面积10723亩,其中水产养殖面积7200余亩,耕地面积3523余亩。

近年来,柯营村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有序推进撂荒地利用,主打水产养殖业,村集体经济收入由不足5万元增至21.34万元。

8月8日,柯营村党总支部书记柯汉兵接受记者采访, 畅谈鱼米之乡的丰收之路。

整合资源,做好“养鱼”文章

“我们村的主导产业是水产养殖业”,柯汉兵说,“过去,水产养殖多以个体户为主,生产规模不大,经济收入有限,多数鱼塘搁置,村民收入90%来自于外出务工。”

为了摘掉贫困村帽子,该村“两委”班子解放思想、因地制宜,积极整合荒废鱼池资源,鼓励和争取资本投入,不断提升鱼类养殖规模效应。

柯汉兵介绍,2009年,在村“两委”班子的引导下,85户养殖大户和水产营销户自发入股,成立了鄂州市长江绿绿加州鲈鱼养殖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以加州鲈鱼养殖为主打,是集特种水产品鱼苗繁殖、鱼种培育、成鱼养殖、销售为一体的经营实体。

此外,合作社还积极引进养殖新技术、新品种,为社员提供养殖方面的农业生产资料和相关技术培训,以及收购、加工、销售等方面的一条龙服务。

“除鄂州本地外,我们的产品在武汉、南京、上海、黄石等地都有不错的销路。”柯汉兵自豪地说,“去年,合作社特色水产养殖面积占比达68%,产值达721.89万元,为村集体和村民带来了不错的收益。”

改站修路,做好“护鱼”文章

“渔业养殖有了规模,但配套基础设施跟不上,也会阻碍发展致富。”柯汉兵表示,“为此,我们下大力气解决鱼塘排水、交通等问题。”

据悉,蔡湾原泵站建于上世纪70年代,4台55千瓦机组承载着5000多亩鱼塘排涝任务。一旦遭遇大雨,即使泵站机组全部运行,也无法完全解决鱼塘被淹问题。

“我们先后筹措资金330万元,按照100年一遇和灌排两用的标准,对蔡湾泵站进行全面修缮,不仅为鱼塘养殖、农田种植解决了后顾之忧,而且还保障了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柯汉兵说。

要想富,先修路。走进柯营村,道路四通八达,其中一条宽敞平坦的水泥路直通鱼塘。

“以前都是窄泥巴路,坑坑洼洼,车辆进出困难。村民卖鱼只能用肩挑、用背扛。”柯汉兵介绍。

“这两年,我们多方筹集资金,为7个村小组修建11公里运输线路,切实解决了村民卖鱼难问题,极大降低了运输成本,村民卖鱼收入每亩提高了100元。”柯汉兵笑道。

举一反三,做好“授鱼”文章

“在主打渔业养殖的基础上,我们积极扶持更多的合作社,拓展更多的产业,带动更多的村民富起来。”柯汉兵表示。

据了解,杜山镇唐墩果园专业合作社、忠平种养殖合作社因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未形成规模化生产经营模式,农副产品核心竞争力不强。

为解决这一问题,柯营村“两委”班子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和项目资金共260万元,先后建设了产业大棚、喷管系统和水产孵化标准化大棚。

目前,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忠平种养殖合作社开始引进新品种“红美人柑橘”,长江绿绿加州鲈鱼养殖合作社反映的苗种孵化受季节限制问题也得到解决,农业产值逐年攀升。

“村里每年还能收取大棚租金18.2万元,实现集体经济增收7万元,”柯汉兵笑容满面地说,“下步,我们将继续向外争取资金,向内挖掘潜力,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做大做强,切实让村民致富有奔头、日子有盼头、生活有甜头!”


来源:湖北日报 通讯员 饶黎 刘紫悦

编辑:邵一玲

编审: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670/202208/db4e6468eb37c8622edf9e2ebb46e36a.jpe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