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湖泊生态 武汉166个湖泊水质全面提升

2022-08-22 14:51  

武汉,因水而兴,长期面临治水难题。

从武汉市水务局获悉,近十年来,武汉市推动“三清行动”、流域河湖长制、规划编制、黑臭水体整治、生态修复等行动,高质量提升湖泊水质,复苏湖泊生态。

治湖10年,武汉市166个湖泊中,Ⅱ类和Ⅲ类水质湖泊占比从2012年的17.5%提高到2021年的20.1%,Ⅳ类水质湖泊占比从2012年的44.6%提高到2021年的59.8%;Ⅴ类水质湖泊占比从2012年的37.8%下降到2021年的20.1%(Ⅴ类占比)。劣Ⅴ类湖泊全面清零,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从“总规”到“详规”

湖泊保护有章可循

2012年-2016年,武汉市试行湖泊保护责任制,在全国率先尝试为湖泊设“湖长”,探索推行市、区、街三级“湖长”,拉开湖泊保护沿岸线分段负责、守土有责的序幕。

2017年,国家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武汉市进一步强化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建设,推进“三长联动”“三长三员”(河湖长、督查长、警长,巡查员、保洁员、技术员),设立市、区、街、村(社区)四级河湖长2882名,河湖长制实施范围覆盖至全市165条河流和166个湖泊。

河湖长履职触角从水域向陆域逐步延伸。2021年,武汉将全市(水域加陆域)划分为17个流域,在非临水区域的街道(乡镇)、社区(村)增设河湖长。目前,武汉全市共设置四级河湖长共5051名(含非邻水区域)。

落实《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武汉市湖泊保护总体规划、15个区级湖泊保护总体规划、166个湖泊的详细规划也先后出台。从“总规”到“详规”,武汉湖泊保护更加有章可循。

水岸同治

流域治理吹响冲锋号

2019年,武汉市全面启动南湖、汤逊湖、北湖、黄孝河、机场河、巡司河“三湖三河”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武汉各区也全面推进湖泊综合治理,全市进入大规模流域治水阶段。

上世纪90年代,东湖水质一度跌到了劣Ⅴ类。经过系统治理,成功地举办了2019年世界军人运动会公开水域游泳和帆船赛事。2020年,东湖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河湖。2022年1-6月,东湖水质已达Ⅲ类。

外沙湖有了成片“水下森林”。外沙湖周边均是建成区,雨污合流情况之前较为严重。2020年,武昌区启动外沙湖、楚河及水果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在外沙湖水域种下175万平方米的“水下森林”。2021年,武昌区外沙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水体稳定达到Ⅳ类以上。8月16日,记者现场看到,外沙湖水体清澈透亮,站在岸边,就可见湖底水草摇曳、小鱼游弋。

退垸还湖顺利完成。2018年起,武汉市全力推进十大湖泊退垸(田、渔)还湖。截至2021年,武汉市共完成梁子湖、斧头湖、汤逊湖等十大湖泊退垸(田、渔)还湖222029.1亩。

“开门治水”

社会公众广泛参与

湖泊保护,社会力量功不可没。

2019年1月,湖北太古可口可乐公司获聘东湖民间河湖长,举全企业之力加入到河湖保护中来,公司外籍管理人员也积极参与。千名员工一起巡湖护湖,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

民间湖长发现问题,官方河湖长主动回应、及时处理;对湖泊保护规划和整治方案编制、涉湖行政许可等重要涉湖事项,武汉市还通过召开座谈会、论证会或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并吸纳社会公众和专家的意见;坚持“开门治水”,广泛聘请公益组织、企业、学校、家庭等社会力量担任民间河湖长,扩大河湖治理管护社会参与面,构建以民间湖长为主体的监督参与体系。

目前,武汉市、区选聘的民间河湖长人数达到1000多名,湖泊保护志愿者突破5000人。


来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磊 通讯员 郭育军 崔慧荣

编辑:黄俐琦

编审: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670/202208/a1a9576499e4b9ab2a645bc5e25163c1.pn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