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研究 15 年“板栗教授”让板栗壳变废为宝

2022-12-21 09:22  

说起板栗,它是咱们湖北的一种特色农产品,它入口粉糯甘甜。但是新鲜的板栗仁并不易保藏,容易生虫和霉变。最近,在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有一位板栗教授和她的团队在对板栗加工的研究中发现,原本被大量丢弃的板栗壳也有很大的用处。

一大早,记者在武汉工程大学的一个实验室里看到,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杨芳正和团队成员一起对板栗进行营养物质的提取实验。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 副教授 杨芳:“我们在板栗仁的开发方面做了一些像板栗蓉,还有就是做糕点的这些方面的研究,后来发现这些产品做出来之后,产生了大量的板栗壳废弃物,然后我们就想自然界还真的是很神奇的,它既然作为外壳可以保护板栗仁,我们就想里面肯定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因子。”

湖北是全国板栗种植大省之一,在大别山区的罗田、麻城以及大洪山区的随州、京山等丘陵山区县市,都有大面积种植,与其他农产品不同,新鲜板栗很容易生虫,不好保藏。2007年杨芳教授带领团队着手开展板栗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经过上百次试验,他们发现在板栗壳里包裹果仁的内层毛茸茸的囊衣中,功能活性物质含量要高于板栗外壳,不过接下来研究就遇到了阻碍。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 博士 谢辰阳:“我们想把这个外壳和这个囊衣分离开,这样直接剥的话就是很复杂,然后也很花时间,后来我们课题组的同学就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先把它打碎,打碎了之后它的囊衣其实轻一些,然后壳它重一些,然后我们再根据把这个壳打细的程度,通过那个筛把那个壳就是外皮把它筛下来,然后上面留下的就是我们需要的那个囊衣。”

解决了板栗壳与囊衣的分离难题只是走出了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接着,杨芳教授团队通过各种实验方法,对板栗外壳和囊衣中所含活性物质进行提取和检测,这一次他们有了新的发现。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 副教授 杨芳:“(我们)就发现里面的原花青素的含量是比较高的,而这是一种已经被报道的抗氧化活性很高的功能因子”

据介绍,原花青素是一种有着特殊分子结构的生物类黄酮混合物,一般为红棕色粉末,溶于水和大多有机溶剂,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清除人体内自由基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 副教授 杨芳:“这个放了已经超过180天了,还没有胀袋说明里面的这个菌群是没有超标的,细菌总数没有超标,然后这个是从这个颜色上来观察它也是没有发生氧化的,所以这两个例子是可以看出我们原花青素,在鸡肉产品当中的这个保鲜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它具有显著的抑菌和抗氧化的作用。”

杨芳教授及其团队介绍,在15年的研究过程中,他们发现区别于化学保鲜剂,植物保鲜剂在食品抑菌,抗氧化等方面具有更加绿色安全的特性。利用板栗壳提取植物保鲜剂,为以吨为单位大量废弃的板栗壳再生利用找到了新途径,也是绿色生态循环的一个创新。

他们希望把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服务和应用于实际生产,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来源:《垄上行》栏目

编辑:黄俐琦

主编:谢珊

编审:罗辉

监制:田国英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670/202212/3dbc6eae3837cafe0c6ed523623f986e.pn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