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水产纵四海,服务八方暖人心!
暂养池(杨均 李桓 摄影报道)
2月24日,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向社会公布第一批淡水产品团购销售配送单位信息,涉及15家养殖公司、合作社和养殖大户,包括四大家鱼等鱼类品种。自此,武汉人宅在家里也能“团”到新鲜鱼了!
饮水思源。疫情当前,鲜鱼从捕捞到配送,还会so easy吗?在疫情严峻的当下,一条鱼儿还能像以前那样轻松畅快地从鱼塘游进城市社区、端上百姓餐桌吗?这背后,凝聚了很多人的同舟共济和辛勤付出。
到达小区的鲜鱼套餐(杨均 李桓 摄影报道)
3月2日早上8点,武汉东西湖区柏泉办事处汪家巷子。鱼儿活蹦乱跳,渔农全副武装。拉网、捕捞、抬筐、过秤......站在武汉市东西湖区走马岭街三大队的塘埂上,武汉锦军水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允,既兴奋又紧张。刚刚熬到凌晨两三点,早上七点不到,他又得翻身起床。当天,30多个小区的居民翘首以待。这些活蹦乱跳的鱼儿会从这里起捞上岸,送到武昌、洪山、江汉、江岸和汉阳等片区。
2000份的鲜鱼,总量接近10000斤。而这,还不包括直接进入到各大商超和生鲜市场供应平台的数量。十点,天空开始飘起了细雨。打捞上来的活鱼装车完毕,往合作社的仓库驶去。
到达仓库之前,车辆要经过消毒方可进入。活鱼会先被投放至暂养池中,循环水给氧。然后,等待提货。下午一点,武汉市东西湖区的博大学府、枫林苑小区的志愿者上门提货。仓库的师傅开始按照货单,把活鱼从暂养池中起捞、上秤,登记出仓。
前来提货的社区志愿者易雷说:“这里的鱼很不错的。”有鲫鱼、鳊鱼、草鱼,还有桂鱼等等,因为价格合理,品质新鲜,所以小区委托他代买的数量每天都在增加。当天,他会给自己所在的几个小区带回去700斤的鲜鱼。从和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签订了诚信承诺书之后,李允和他的妻子秦银华的生物钟就彻底改变了,每天天没亮就得起床,联系客户、确认订单、组织渔农、打捞入库、照单发货......一直忙到次日凌晨两三点。周而复始,曾经连续有一个礼拜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连同生物钟一起改变的,还有合作社的销售配送模式。以前只需要把渔农鱼塘里的鱼收上来,囤养着等着上门收购的商户,或者开车配送到大型的商超和生鲜市场即可,走的是批发的路子。疫情袭来,此前的销售链条一下子被“剪断”,李允说:“销售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现在,他们必须面对终端市场,直接面对消费者。他需要为自己和水产合作社的乡亲们找到新的“生路”。
疫情期间,一头是老百姓不出门吃不到新鲜鱼,一头是渔农们塘里的鱼送不出去。李允就和他的爱人秦银华一起绞尽脑汁想主意。秦银华是渔水情生态渔业发展公司董事长,也是锦军水产专业合作社的销售及团队管理负责人。身形娇小的她,做起事儿来却是雷厉风行,在记者采访过程中的,她的电话就一直没有停过。秦银华说,每天都会社区(小区)的对接人联系无数次。哪些小区调整配送数量,哪些小区要临时加货,她的心里得放进去一个算盘。因为人力和物流成本上升,他们的合作社不得已也会提价,但都会公示的,并且接受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的价格监督。截至目前,他们已经为武汉市400多个社区(小区)提供了鲜鱼配送服务。活鱼送到仓库,在提货之前,工人师傅们开始按套餐规格逐一进行分拣。在保证新鲜的前提下,也要确保每一份的鲜鱼足秤足量。
下午两点半,鲜鱼套餐配送到小区后放置在指定区域,每份40到80元不等,静候业主领取。在他们对接的400多个社区当中,对接人一般是物业公司,还有很多是社区(小区)自发产生的“团长”。秦银华说“团长”就是小区里负责居民团购的负责人。在很多小区,这些“团长”,都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加入的初衷除了自己需要,更是凭着一腔热情,不收分文,义务给社区居民帮忙采购。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像李允和秦银华夫妇开办的这样的水产合作社,他们要求6个新城区水产部门进行全面摸排,力争联系和推荐一批有货源、有配送能力、有参与意愿的销售配送单位积极开展团购配送工作。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责任编辑:李芬